“五妹妹?”忽听有人唤她。
转回头,才发现是陆晶晶。
她赶紧收回心神,一指前面,“二嫂,我们去那边吧,那些黄玫瑰开的实在好。”
一晃又是数日,转眼就到了八月下旬,众人开始打点回程的事。
距离回去的日子越来越近,慧娘禁不住又开始焦虑不安。
回去……回到华家……继续去做那华家二少奶奶?
说实话,她真的不愿意。
可是不回去……死遁……逃跑,以另外一个身份重新开始一份新生活,她又……又觉得有些对不住华又廷。
她不是无心之人,几番下来,自然能感觉到他对她的一片心。
只不过为了他这片心就交付自己一生,她又不愿。
要知道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偏偏经过了华又廷这番眉山之行后,德娘与姐姐都不再劝她离开……
“县主,姑爷送了一封信来。”正想着,翘儿匆匆进来。
“信?”慧娘一愣。
华又廷寄给她的信十分简单,寥寥数字——
公干途中,不便多言。速回京,有要事烦请帮忙!
但就是这数字,却瞬间打消了慧娘的犹豫。
他来去匆匆,为了大业打拼,不管她是不是很认可这一点,但想起他的辛苦都禁不住……禁不住心疼,她自然不会挑他书信简单的。
他既然专意注明了要事,肯定很重要,她自然没有不帮的道理。
打点主意回去后,慧娘忽然觉得自己心情莫名的愉快起来,连指挥下人收拾行装都分外有劲头。
李氏将出发的日期定在八月二十八,八月二十七这日,慧娘母女迎来了几位客人,正是小黄氏和宁玉娘宁瑶娘两姐妹。
见了小黄氏,慧娘就禁不住一阵蹙眉。
其实前两日她和母亲去宁家看过舅舅,虽事情圆满解决了,舅舅并没如前世一般丢官罢职,但这番牢狱之灾后,还是让舅舅病倒了。
但这趟探病却并不愉快,原因则是来自小黄氏。
小黄氏哭哭啼啼,不过却并不是为丈夫的病,而是为家财的散尽及外账。
为了偿还那三个粮仓的粮食,宁家粮行的粮食基本全搭进去了,除了这之外,又向孙家借了许多粮食,这些粮食也全部折成了银钱。
“别哭了,至少兄长没事,银子再慢慢挣。”看小黄氏那样子,母亲只觉心烦,劝她。
“妹妹呀,你是不知道呀,慢慢挣不得呀,三个丫头要准备嫁妆,元哥儿哪儿还要打点,这一件件,你说……你说该如何是好呀……”却不想不说不要紧,一说小黄氏哭的更凶了。
“舅母,您要是想舅舅好好的,最好不要总当着他说这个。”慧娘听不下去了,冷冷的道。
这一句话后,小黄氏总算不再哭嚎,又改变了策略,那就是拉着母亲的手大吐苦水。
慧娘实在受不了,略坐一会儿就拉了母亲出来了……
“妹妹,这两个丫头我就托付给你,元哥儿哪儿也请你多照顾,谁让我和老爷除了你之外就再也没有帮衬的了……”慧娘这端蹙眉的时候,那端的小黄氏已经又开始可怜巴巴的拉住宁氏的手说道。
“这些不用嫂子多说,我自然会帮忙,只要嫂子不要总是乱挑剔就好。”想起兄长,宁氏不由得就心软,但却还是不忘将丑化说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