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僧人闻言懦懦转身向大殿走去。慕容萱提着木箱跟随在后。中年僧人唯恐慕容萱于身后下手。一直侧着身子向前挪。慕容萱见状快走几步。走在了他的前面。
这座寺院有两层。建筑主要是木头。主体建筑为灰色的木头本色。不像中国寺院那种贴金涂彩。窗户也是木制。贴有窗纸。大门较窄。不过七尺。正殿内部也很是古朴。沒有中国寺院的雕梁画栋。正北神位诡着一尊手持法杖的菩萨。观其相貌应该是地藏王菩萨。神坛上挂有垂帘。神像前有香炉等物。至于贡品已经不在贡桌上了。早被松林和杨芷扫进了背包。
“真人。给你。”松林见慕容萱进门。立刻走上前來递了个苹果给他。
“出去看看情况。一会儿吃饭。”慕容萱接过那个苹果咬了一口。道家弟子不信佛祖。吃贡品不算不敬。此外苹果对于长时间沒有新鲜蔬菜可吃的人拥有极强的诱惑力。
“好。”松林和杨芷见慕容萱拿了苹果。顿时对他产生了亲切感。好的领导就应该这样。不能脱离群众。
中年僧人一直侧身低头站在门外。直待二人走了出去方才侧身进屋。见贡品被拿走。双手合十冲神像拜了一拜。这才转身向右侧走去。
右侧靠近墙壁有一木制的楼梯通往二楼。中年僧人前方带路。慕容萱拾阶上楼。
二楼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有两根木柱。东侧摆放着棋盘和茶具。西侧有一书架。上面放着大量的籍已经泛黄。可见年代久远。
这里是木制地板。中年僧人脱鞋而上。慕容萱自然不会脱鞋。跟着他走向西侧。
中年僧人自籍。慕容萱上前帮忙。这些籍。与书画的卷轴有些类似。在卷首外部有大致的年代。慕容萱虽然懂得日语。对于日本的历史却并不了解。无法根据日本的纪年转化出公元年代。只能等待中年僧人寻找。
中年僧人很快自书架上找出了三卷古籍。卷首写有“用明记真”。下方小字为“战国订。”
日本人习惯席地而坐。这里并沒有桌椅。慕容萱感到很不习惯。便抬手将右侧棋桌移了过來。隔空移物令那中年僧人大惊失色。骇然不已。
由于时间紧迫。慕容萱便自行翻阅。不懂之处由中年僧人解释。这三卷古籍记载的是用明时期的事情。用明指的是日本的用明天皇。是飞鸟时代的君主。飞鸟时代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写于战国时期。日本的战国时期与中国的战国时期风马牛不相及。日本的战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日本的文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变化。慕容萱阅读五六百年前的日本古籍很是吃力。好在古籍记载的大多是无关内容。主要写的是佛教传到日本之后的发展历史。慕容萱快速翻完一卷。沒有所获。第二卷刚刚展开他就发现了问題。用明天皇死后。朝廷中因为王位继承权的问題发生了一场规模极大的内讧。内讧的双方是两个当时实力最强的家族。“大连”物部氏和“大臣”苏我氏。“大连”是当时日本最大的朝廷官员。相当于中土的宰相“大臣”是第二位的大臣。物部氏和苏我氏都与天皇有亲戚关系。物部氏支持的是天皇的弟弟。这一支信奉的是本土的神道教。苏我氏支持的是天皇的儿子。这一支信奉佛教。战争最终以“大臣”苏我马子的胜利而告终。皇弟被杀。皇子继位。从那以后佛教在日本站稳了脚跟。
慕容萱对于日本的权力斗争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后人对于最后一战的记载。当年苏我马子的姐姐是日本的皇后。所以他虽然是排名第二的大臣。却比物部氏在朝廷中拥有更多的亲信。战争是他联合其他大臣一起讨伐的物部氏。物部氏当时的封地在河内国涉川郡。苏我马子的联军三次攻城都被杀退。其原因是物部氏一方有一“乌面鬼魅”随行。刀枪不入。所向披靡。
最后苏我氏沒有办法。便前往高丽请來了正德高僧。降服了鬼魅。并在黑石山建八层宝塔压制。鬼魅去除之后苏我氏才将物部氏连根铲除。
这是唯一的线索。第三卷古籍里记载的是之后的一些事情。说的是佛教如何被日本统治阶级接纳并由统治阶级强制民间信仰。
“河内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慕容萱冲跪在旁边的中年僧人问道。日本的跪相当于中国的坐。只是一种谦卑的坐姿。并不代表求饶。
“大阪东部。”僧人回答。
“黑石山的八层宝塔还在不在。”慕容萱再问。
“黑石山也在大阪。但那里为神道教管辖。我沒有去过。不知道那里有沒有宝塔。”中年僧人摇头回答。
二人说话的工夫儿。松林杨芷等人端着盘子上了楼。盘子里盛的是饭菜。有肉汤。有白菜。还有炸的肉丸。主食是大米。
慕容萱将那三卷古籍还给了中年僧人。腾出桌子。众人围坐吃饭。中年僧人将古籍放于原位。夫妻二人战战兢兢的站立在旁边。不敢发出丝毫的声响。
“我说过不会杀你们的。”慕容萱抬手发出玄阴真气将二人冰封。这二人知道的太多。最好的办法是杀之灭口。不过吃了人家的饭菜就不能再杀他们。不能杀也总不能走漏了风声。
“慕雨。大阪在什么地方。”慕容萱快速吃完饭。拿起了那个吃剩一半的苹果。
“在这里的东面偏北。是一处很大的城市。”大头拿出地图端详了片刻。
“大阪东部有个黑石山。那是咱们的目的地。”慕容萱随口说道。
“真人。尸犼在黑石山。”松林扒拉着米饭出言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