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屠王之王笔趣阁 > 第106章 初识世情仇应一身(第2页)

第106章 初识世情仇应一身(第2页)

“或许大人想与我夜谈,听听广陵民生?”

刺史没说什么,只是看着桓漱石,牵起他的手走入内室,边走边道:

“我已派人告知令尊,你无需担心。”

桓漱石谢过:

“大人心细,漱石不胜感激。”

被刺史拉着在床边坐下,桓漱石觉得不妥,抬眼一看,只见南兖州刺史正目光如晦地看着自己。

“大人?”

刺史忽然抬手轻轻扶住桓漱石,桓漱石不明所以,随即刺史便靠过来,眼神如丝,桓漱石的吐息有些乱了,他似乎意识到什么。

刺史将桓漱石的反应尽收眼底,只在桓漱石唇前顿住,随后在鬓角落下一个长长的吻。

桓漱石脑袋轰的一声炸开,再如何不经世事也不是蠢货,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可是不待他拒绝,刺史就自己起身退开,背对着他坐在另一边,用略微沙哑的声音对他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枕流,你会些什么?”

桓漱石心尖似羽毛挠过一般的痒,枕流,枕流,这是他的小字,第一次被人从口中唤出。

他记得小娘说,小字是喜欢自己的人对自己的爱称,刺史大人……喜欢他?

可想到方才那个吻,桓漱石脸上发烫,他想应该是比喜欢更深一些的,比如说,爱慕。

桓漱石感觉浑身烫人得紧,几乎是狼狈地低下头,丢下一句“我为大人吹笛子”,就起身朝外走去,去找府中下人寻一支笛子来。

笛声悠悠奏响,刺史只是倚在床边,静静地看桓漱石吹笛。除了那一个克制不住的吻,他什么也没再对桓漱石做。

天明时,桓漱石被完完整整送回了桓家,浣娘看着一如既往的儿子,劫后余生般地嚎啕大哭,桓老爷更是抱着桓漱石抹眼泪。

桓漱石没和他们讲有关刺史的事情,他把这件事藏在了心里,谁也没说。那一晚刺史发乎情止乎礼,也让桓漱石明白了一些道理,爱不是巧取豪夺,爱是克制与尊重。

亦如天光微白,衣衫不改的南兖州刺史与桓漱石离别,他对桓漱石说:

“庆幸识君面,得听天上音。今日一别,往后或许再不相见,望君珍重,玉质如故。”

桓漱石回了一礼,目送刺史登车离去。

刺史什么也没带走,除了那根桓漱石吹响的笛。

此后郡守对桓漱石态度极佳,常常邀请桓漱石弹琴弄笛,只要桓漱石赴宴,则郡守就以自己的名义拨善款发善粥救济有困难的百姓。

桓漱石便减少了亲自去行善的次数,他与权贵游玩,相应的权贵们会去行善积德,而浣娘也减少了忧心,对桓漱石来说一箭双雕,再好不过。

很长一段时间内桓漱石都以为是郡守喜爱自己的笛声,直到某天他才突然想明白,是南兖州刺史临行前对郡守的嘱托,希望郡守能好好照顾桓漱石。

正如浣娘所说,喜欢是一种责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桓漱石从来就不是什么气运之子,不会一直被幸福光顾。

大明三年,宗室相争,孝武帝先将刘诞外放徐州,后将其调至南兖州,坐镇广陵。

刘诞有异心,修治城隍,聚粮治仗,广陵城里哪个不被他强迫拉拢在一处?桓老爷几乎要怕死了,刘诞之心路人皆知,可眼下逃也逃不了,桓老爷日日诵经,祈求大罗金仙保佑。

刘诞僭越觊觎皇位,可孝武帝亦是残暴非常。

那年刘诞杀了兖州刺史,以广陵为据点宣布叛乱,孝武帝命沈庆之率大军攻破广陵,依皇帝令大屠广陵城。

城中男丁,见者皆斩,尤其刘诞一党,女子则作军赏,犒劳将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