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燕王几个老婆 > 第9章 穿越时空的水稻(第2页)

第9章 穿越时空的水稻(第2页)

一日,杨宪从西洋商人手中购得一根颗粒饱满的水稻。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杨宪将这根水稻带回扬州,并对外宣称这是他在扬州推广的新品种,是扬州百姓在他的带领下辛勤耕耘的成果。

他不惜耗费巨资,大肆宣扬这一“政绩”。百姓们不明真相,纷纷称赞不已,朝廷也对他赞赏有加。然而,谁能想到,这竟是杨宪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朱棣和徐妙云决定揭开这个谜团。他们暗中调查,发现杨宪与西洋商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易往来。这让他们更加确信,这根水稻并非杨宪在扬州的政绩,而是他从西洋商人手中购买的。

然而,想要揭露这个秘密并非易事。杨宪在扬州深得民心,就连朝廷都对他寄予了厚望。朱棣和徐妙云明白,若想令人信服,就必须寻得铁证如山的确凿证据。历经一番波折,他们终于寻觅到一名西洋商人,此人愿出面指证杨宪。

朱棣和徐妙云亦深知杨宪在朝堂之上党羽众多,势力庞大。因此,当他们掌握了证据之后,并未急于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选择暂且按兵不动。

二人商议过后,决定先向母后和大哥禀报当前状况,并共同商讨该如何将此事呈报给父皇。与此同时,还要彻查杨宪的虚假功绩,以正视听。

首先,他们邀请了徐达、汤和以及蓝玉这三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安排他们乔装改扮,悄然接管应天府的防务工作。紧接着,又托刘伯温老先生出面奏报,说明扬州真实的收成情况。而后,他们精心设局,诱使杨宪落入陷阱之中,再由西洋商人出面作证,一步步揭露杨宪的罪行。

暗流涌动的一天终于到来了,文武百官像往常一样上朝。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因为今天将会发生一些重要的事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云奇公公站在朝堂之上,声音嘹亮地喊出这句话。他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中,让人感到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氛围。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禀报。就在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是刘伯温,一位备受尊敬的老臣。他的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显然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皇上,臣有本奏,关于今年扬州的具体收成情况。"刘伯温老先生慢慢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竖起耳朵倾听。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专注地看着刘伯温。他对这位忠诚的臣子一直很信任,也知道他不会轻易上奏。所以当刘伯温提出这个问题时,朱元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

"刘夫子,今年扬州收成如何呢?"朱元璋一脸兴奋地问道。他希望听到好消息,毕竟扬州作为重要的农业地区,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刘伯温微微皱起眉头,沉重地回答道:"皇上,今年的收成不好,我们经历了一场暴雨,这场暴雨给庄稼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收成都减少了很多。"

说完,刘伯温将一份奏折递给了旁边的太监,由太监转交给朱元璋。朱元璋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杨宪,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扬州今年大丰收吗?而且在你的治理下,长出了颗粒饱满的水稻吗?难道你是骗朕的吗?"朱元璋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失望。

杨宪站在一旁,脸上毫无愧疚之色。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道:"陛下,微臣不敢欺骗您。送给你的水稻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元璋听了这话,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自己真的误会了杨宪?他看向杨宪,想要从他的表情里找到一丝破绽。

然而,杨宪却表现得十分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朱元璋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杨宪果然不简单,面对如此压力还能如此沉稳。

就在这时,朱标一脸严肃地说道:"杨宪,是吗?我这里有一根水稻,从扬州最发达的地区带来的,与你完全不一样啊!"

听到这句话,杨宪心头一震,他没想到朱标竟然找到了证据。但他还是强作镇定,试图为自己辩解:"太子殿下,莫要冤枉微臣啊!十个手指也有长有短啊扬州这么大,不同地方品种也会有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看着杨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开始思考,到底该相信谁呢?杨宪的话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朱标的证据又摆在眼前,让人不得不重视。

朱标皱起眉头,他知道杨宪可能在狡辩。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下定论。于是,他决定让朱棣来帮忙。

"四弟,你来看看这两根水稻有何区别?"朱标将水稻递给朱棣。

朱棣接过水稻,仔细观察起来。他发现这两根水稻虽然外观相似,但在一些细微之处确实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察觉到,但对于朱棣来说,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朱棣接过水稻仔细观察后说:“确实有些不同。”然后转头看向杨宪,语气严厉地质问道:“杨宪,本王问你,这根水稻值多少啊!”

杨宪心中一惊,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回答道:“殿下,这根水稻值5两银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