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朱棣接着说道:“是啊,时代在变,但我们对大明的责任和使命从未改变。就像这次北征,为的就是让边境的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让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
朱瞻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皇爷爷,孙儿明白了。孙儿以后也要像您和各位长辈一样,守护好我们的大明。”
老年朱棣欣慰地看着朱瞻基:“好,有你这份心,我就放心了。等你将来继承大统,一定要做个贤明的君主,让百姓安居乐业。”
就在这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众人瞬间警觉起来,老年朱棣示意大家安静,年轻的朱棣和朱柏则悄悄抽出佩剑,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陆风一个箭步走到洞口,向外观察片刻后,转身说道:“是出去打探消息的兄弟回来了。”
只见一名不良人成员快速走进山洞,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单膝跪地说道:“天杀星,有重大发现!我们追踪到阿鲁台与瓦剌之间因为草场划分的问题产生了矛盾,阿鲁台暗中派使者与鞑靼联系,似乎想联合鞑靼共同对付瓦剌。”
陆风立刻看向众人:“陛下、王爷、王妃,这或许是我们分化他们的绝佳机会。”
年轻的朱棣眼睛一亮,说道:“果然不出所料,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四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分别与他们接触,许以利益,让他们互相猜忌,自相残杀。”
老年朱棣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派去的使者必须能言善辩,懂得把握分寸,既不能让他们看出我们的意图,又要成功挑起他们的矛盾。”
于谦说道:“陛下,微臣举荐一人。大理寺少卿薛禄,此人机智过人,善于言辞,且对这些草原部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若派他去,定能不辱使命。”
老年朱棣点了点头:“好,就派薛禄去。于大人,你即刻修书一封,告知薛禄此次任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于谦领命道:“是,陛下。”
朱柏迫不及待地说道:“哈哈,等薛禄这一趟出使回来,估计敌军内部就要乱成一锅粥了。到时候咱们再出兵,定能一举将他们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妙云提醒道:“十二弟,不可轻敌。敌军毕竟势力庞大,即便内部有矛盾,也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年轻的朱棣也说道:“王妃说得对。我们要一边利用他们的矛盾,一边加强自身军事部署。四哥,我建议从现在开始,整顿军队纪律,加强训练,提高我军战斗力。同时,安排斥候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大规模调动,我们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老年朱棣赞同道:“嗯,正该如此。传我命令,全军将士今夜加强戒备,不得懈怠。明日一早,各营将领前来中军大帐议事,着重商讨如何加强训练与部署。”
朱瞻基连忙说道:“皇爷爷,孙儿也想参与明日的议事,多学习些行军打仗的本领。”
老年朱棣微笑着点头:“好,你也来。正好让你多历练历练,这些都是你将来治国理政需要掌握的本事。”
朱瞻基兴奋地应道:“是,皇爷爷!”眼中满是期待与渴望。
这时,一直静静倾听的不良人首领陆风再次抱拳说道:“陛下、王爷、王妃,我不良人虽擅长暗中行事,但对于正面战场的指挥作战,或许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毕竟大唐在征战四方之时,也积累了不少应对不同对手的经验。”
年轻的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陆统领所言极是。陆统领不妨说说,以你之见,我军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应对敌军?”
陆风微微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王爷,据我观察,草原敌军骑兵机动性强,擅长长途奔袭和游击战术。而我军有火器等先进装备,且兵力充足。我们可以利用火器打乱敌军骑兵冲锋的阵型,再以步兵方阵稳固防线,配合骑兵进行反击。同时,在战场上设置一些陷阱和障碍物,限制敌军骑兵的行动。”
于谦抚须思考片刻后说道:“陆统领此计甚妙。火器在战场上的威力巨大,若能合理运用,必能给敌军造成重大打击。只是火器的装填速度较慢,需要有合适的战术配合才行。”
陆风接着说道:“于大人所言甚是。我们可以将火器部队分成多个梯队,轮流进行射击,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并且在火器部队周围安排精锐步兵进行保护,防止敌军骑兵近身突袭。”
老年朱棣认真听着,不住点头:“此计可行。传我军令,火器营从明日起按照陆统领所言进行演练和部署。各营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不得有误。”
众人纷纷领命。
朱柏拍了拍陆风的肩膀,笑着说道:“陆统领,没想到你不仅打探消息厉害,这行军打仗的本事也不容小觑啊!”
陆风谦逊地说道:“朱王爷过奖了,这都是我在大唐不良人中所学,能为陛下和王爷效力,是陆风的荣幸。”
年轻的朱棣看着众人,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次北征,虽困难重重,但有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等凯旋之日,我们在京城大摆庆功宴!”
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坚定,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命,北征必胜!”
这声音在山洞中回荡,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穿透了夜色,向着远方蔓延。在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北征途中,他们凭借着智慧、勇气和团结,一步步向着胜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