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订单13亿美币!有了EUV还当孙子,那光刻机不是白造了?
陈延森在门口刚站了不到十分钟,就有几十位海内外半导体企业的代表陆续赶来。
桑杰站在一旁,挨个为他介绍这些人。
等轮到国内代表入场时,陈延森拉上桑杰,也把他介绍给了一群前道与后道设备的供货商认识。
比如海思、展讯、天工、大唐微电子、华芯国际、华虹、江城汉芯、长电、燕京华电和安集微电子等。
尽管陈延森与大部分人仅在去年的大基金交流会上见过一面,但他的记忆力远超常人,自然能准确记住每个人的名字、背后的企业和精准的从业履历。
一番交流下来,这群半导体行业的董事长、CEO们,不由得对陈延森生出好感。
放在以前,他们或许不会在意自己的姓名是否被陈延森记住。
但眼下,情况就不同了!
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华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半导体行业,都得看星源科技的脸色行事。
换而言之,陈老板用哪家的产品,哪家的业务就能迅速崛起;陈老板对哪家不满意,哪家的业务就可能急剧下滑,甚至被同行孤立。
海思的何波庭与华芯国际的刘迅峰相互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一丝极为复杂的神色。
对刘迅峰而言,星源科技的崛起,无疑是取代了华芯国际原有的行业地位与战略价值。
从今年六月起,大基金针对华芯国际的技术支持与资金补贴,就已经悄然削减了不少。
说白了,上面对它的定位发生了改变。
以前对华芯的期望是华国Fab工厂一哥,现在是星源科技的替补选手,只需负责中低端的芯片业务即可。
毕竟从2013年到2014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华芯国际始终没能把28纳米制程的良品率提升至90%,反而被成立不足一年的星源科技给超越了。
这不是废物又是什么?
把资金和技术专利交给华芯,不过是在白白浪费资源。
一旁的何波庭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私下里却在暗自盘算:必须抓紧时间,推出一款20纳米制程的麒麟处理器。
否则,华为拿什么去和苹果、山星竞争?
不一会儿,高通、博通、德州仪器、英特尔、赛高、蔡司、山星和尼康等公司的代表依次入场,其中又以高通CEO保罗的脸色最为难看。
没办法,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高通的日子注定不会好过。
天工、橙子和星源科技三者相辅相成:天工提供设计方案,橙子提供订单支持,星源科技负责生产制造,完美形成了自产自销的生态链闭环。
再加上橙子科技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影响力,牢牢掌控着华国近六成的市场份额,身后还跟着一众合作品牌。
大哥都发话了,小弟们敢轻易选用其他厂商的处理器吗?
事实上,目前除了与陈延森关系交好的英伟达、联发科,其余芯片供货商根本挤不进华国的手机市场。
就拿山星来说,前两年还有一些手机品牌会采购少量的Exynos处理器,如今却是一颗都不买了。
当前手机行业内的通识是:有天工选天工,没天工选高通,再不济还有英伟达和联发科。
“陈先生,我是山星半导体公司的金南奇,久仰您的大名。”
这时,一位身着西装、梳着三七分发型的中年男人缓步走来,没等桑杰上前介绍,便主动自报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