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二和徐氏知道儿子近期就要回来,一直没敢出门,就怕儿子回来了他们不在。
此时下人一通传,拄着拐杖就出来了。
老两口仿佛还是从前的模样,只是头上多了些银丝。
“儿啊,我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娘想你想的好苦啊!”徐氏抹着眼泪一把抱住儿子哭诉着。
让旁边的人听着心里也酸酸的。
张老二也同样如此,从前那么硬挺的汉子,现在也红了眼圈,慈爱的拉着儿子进堂屋:“来来来,快进来,坐下说,这一路回来累了吧?”
享受着家人的簇拥和关怀,张平安心里暖暖的,笑着回道:“我还好,就是想家里,惦记你们,爹、娘,你们二老还好吗?”
“好好好,我们都好,还有小鱼儿也好,他乖着哩,从前还有一些顽皮,但自从你去西巡后,这孩子突然一下子就长大了,懂事了很多,能帮着我和你爹分担不少事了,现在他去上课了,要不然指不定多高兴,天天扳着手指头数日子盼你回来呢”,徐氏回道。
“我听说了,这小子的确是长大了,等他回来得好好夸夸他”。
“当然要夸,这么好的孙子上哪儿找去”,徐氏很维护孙子,又哭又笑的嗔道。
在她看来,小鱼儿哪哪儿都好。
张老二从前对儿子就挺宠的,孙子自然也不遑多让。
跟着夸:“小鱼儿这孩子聪明,像你,夫子总夸他功课来着。”
“辛苦爹娘了,这一年多帮着操持家里”,张平安握着爹娘的手,有些羞愧。
张老二和徐氏年纪都不小了,本应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结果他总不在家,两个老人势必就会多操许多心。
更是有许多对他在外的担忧。
好在,现在他回来了,如果顺利升任枢密使的话,应该就不用走了。
一家人围在一块儿说了好一会儿话。
徐氏最后不忘兴奋的吩咐下人:“去大姑奶奶和五姑奶奶府上说一声,晚上过来一块儿吃饭,大家庆贺庆贺,平安这一趟回来不容易啊!我儿辛苦了!”
下人听了吩咐,应声后立刻干劲满满的去了。
老爷一回来,家里就好像整个活过来了,下人们也跟着做事有劲儿,认真端正起来。
没多久,小虎领着收拾干净,换了身衣裳的钟小宝过来拜见。
张老二和徐氏这才知道儿子买了个小童回来。
“小鱼儿确实也到了需要书童的年纪了,前儿个他大舅才说要送两个书童过来呢,这不巧了吗?”徐氏拍着大腿乐道。
说完又想起来了钱杰:“对了,小鱼儿他二舅呢,不是跟你一起回来的吗?”
“是一起回来的,不过没进城我们就分开了,他去了钱家的郊外别院歇息”,张平安随口回道。
然后笑着招了招手,让那孩子走近些,“小宝,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