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缅甸局势岌岌可危,鉴于英国殖民者顽固坚持退守印度的利己主义立场,
同月下旬,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在重庆主持召开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会
后,蒋介石接见中外记者并发表谈话。
有记者提问:&ldo;委员长能否谈谈战争前景?&rdo;
蒋介石答:&ldo;日寇乃一区区岛国,只要英美诸国认清大局,将战略中心
转移到亚洲战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最多只需一年时间便可打败日
本。&rdo;
记者:&ldo;据我所知,目前形势对中国不利。万一缅甸不守,请问中国政
府有能力应付四面受敌的困难局面吗?&rdo;
蒋介石:&ldo;各位先生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鉴于亚洲局
势日趋严重,我国民作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rdo;
记者:&ldo;请问蒋委员长先生,中国出兵有必胜的把握吗?&rdo;
蒋介石:&ldo;日寇虽然气焰嚣张,然终究只能逞凶一时。我军乃堂堂正义
之师,与日军不共戴天,此次入缅作战系国家存亡之举,必然奋勇杀敌,置
之死地而后生。&rdo;
记者:&ldo;请问中国出兵还有其他背景吗?&rdo;
蒋介石答:&ldo;日军若吞并缅甸,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缅甸不
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国军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
障盟军统一战线之大业。&rdo;
第二天,蒋介石谈话被突出地刊登在《中央日报》及国内各大报的头
版位置上。
缅甸之战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新热点。
2
中国政府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
对中国人的惊人之举,世界舆论反响不一。
《泰晤士报》评论员写道:&ldo;中国人决心重返缅甸的行为表明,昔日白
种人在亚洲的统治权威已经破碎了……&rdo;
英国战略评论家r?d?费恩先生:&ldo;……中国人的决定不仅表明他们
的军事潜力,更表现他们对于战争的信心。我正是从这一点中看出未来亚洲
不容乐观的演变格局。&rdo;
澳洲《星报》:&ldo;中国人之所以敢于进行如此大规模远征,是因为他们
感到美国参战,胜利终于有了保证……&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