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心头一震。这个营都是机械化人材,是二百师起家的本钱,难
道他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报销在这场得不偿失的阵地战里?
&ldo;把骑兵团撤下去。&rdo;他下了决心,命令参谋长:&ldo;把预备队调上来,师
部特务营作总预备队。&rdo;
曹营副不动,毅然决然说:&ldo;师座,我有一句话要说。&rdo;
戴安澜停住脚,他看见曹营副呼吸迫促,嘴角颤抖。
&ldo;师座,这仗不能再打了。&rdo;
&ldo;何以见得?&rdo;
&ldo;敌人占尽优势,我军困守孤城,这不是打仗,是坐以待毙。&rdo;
&ldo;混蛋!你敢动摇军心么?&rdo;
曹营副忽然噗通一声跪下来,声泪俱下地说:
&ldo;师座,不是曹某怕死,实在是为师长您和全师弟兄着想!敌人援军一
旦赶到,我军必定困死无疑。师座,想想活着的弟兄吧,赶快向东突围,再
迟就来不及了!&rdo;
戴安澜大怒,抬脚把他踢翻在地。但是曹营副又抱住他的腿不放。
&ldo;师座,您不能再拼下去,第二百师一万弟兄都指望您了!&rdo;
戴安澜怒不可遏,劈脸打了曹营副两个耳光,命令卫兵将他拖下去。
不料师长刚转过身,背后传来两声枪响。原来曹营副挣脱卫兵,开枪自杀了。
戴安澜无语,内心大恸。
他原先指望效忠委员长,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但是两声枪
响震撼了他那颗麻木和冷漠的灵魂。军人虽不惧死,然而虽死何为?戴安澜
分明听到来自广大官兵的怨愤与抗议。
戴安澜开始向生的欲望屈服了。
二十九日,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传来:自私自利的英国人终于抛弃了
中国盟友,他们在尚未通知友军的情况下仓惶撤退,把同古侧翼暴露给敌人。
戴安澜的决心彻底动摇了。
&ldo;杜军长副司令长官台鉴:
敌与我接触战自十九日,激战至二十八日,凡十余日矣。我已濒弹尽
粮绝之境,官兵两日无以果腹,仍固守同古铁路以东阵地……自交战之初,
敌势之猛,前所未有,尤以二十四日至今,敌机更不断轰炸,掩护其战车纵
横,且炮兵使用大量毒气弹,昼夜轮番向我阵地进攻……援兵不至,我虽欲
与同古城共存亡,然难遏倭寇之凶焰……何益之有?……&rdo;我们在研究历史
的时候可以将这份电报看作戴师长意志不坚定和理性复苏的双重证据。
电报刚刚发出,城外阵地又传来激烈枪炮声,锡唐河桥头阵地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