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向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国军官都自觉站在杜聿明一边,齐心协力
带领队伍往北赶。
只有一名中国师长例外。新编三十八师少将师长孙立人接受了史迪威
的忠告,他在经过再三观望权衡和犹豫之后,终于放弃了拼死回国的念头,
在最后时刻采取了把对伍拉往印度以保存实力的明智之举。
五月一日,史迪威随同最后一批后卫部队撤过瓦城大桥,桥上已空无
一人。一队英国工兵正在执行亚历山大地炸桥命令。美国将军神情黯然地伫
立在西岸的山坡上,久久不动,一任江风拂乱他花白的短发。
第二天凌晨,一声巨大的轰响伴随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瓦城大铁桥
被拦腰炸成数段,跌入滚滚江水中。铁桥的命运象征着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彻
夜失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远征军踏上了退出缅甸的苦难历程。
3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国空军杜立德中校率领十六架&ldo;b-25&rdo;
轰炸机,袭击了日本东京。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第一次在本土受到炸弹的教训,
从而使他们狂热的头脑开始懂得了战争的恐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ldo;杜立
德&rdo;大轰炸。
这次大轰炸导致了五十天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大海战。日本海
军本想美国太平洋舰队,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大轰炸的另一个结果,是日本侵华日军疯狂向中国沿海的江苏、浙江
两省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大扫荡。&ldo;约有二十五万中国军民在扫荡中被屠杀,
两万妇女被奸淫。&rdo;(引自《太平洋战争》)
大轰炸的影响也迅速波及到缅甸战场。日本军方担心美国继续利用中
国大陆为基地,轰炸日本本土,因此决心不惜代价打击重庆政府,迫使蒋介
石和谈。在缅甸作战的日军从此全力以赴打入中国境内而放弃了进攻印度。
这样,英军得以逃之夭夭,而中国军队则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
四月三十日,进攻腊戌的日军五十六师团奉命向中国境内进攻。他们
分兵两路,一路扑向缅甸最后一个大城市密支那,以切断中国远征军的退路,
一路由坂口少将率领,沿滇缅公路向中国境内挺进。
一周后,密支那被攻占。中国远征军回国的最后一线希望被掐断了。
4
由于中国军事当局严密封锁了缅甸战败的消息,因此国内民众仍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