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师座!&rdo;副师长郑庭籍急忙劝阻:&ldo;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不是等到夜间再
行动?&rdo;戴安澜猛地转过身来,郑庭籍看见师长竟然满脸泪光。
&ldo;庭籍兄,现在我戴安澜是虎落平阳,不得不闯了。&rdo;戴安澜仰天长啸,
悲怆欲绝:&ldo;想当年关云长败走麦城,也不过这般光景,我堂堂第二百师竟
落到这步田地,真是天亡我也!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rdo;
冲锋号吹响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士兵端起刺刀勇敢地冲向公路和山头。日本
人的机枪、步枪和炮火织成一道道浓密的火网,灼热的弹雨好像一把巨大的
镰刀呼呼作响,把成群的中国士兵拦腰割倒,再也爬不起来。激战一天,第
二百师伤亡过半,才从东面山坡撕开一条缺口,残余官兵得以死里逃生。
戴安澜在突围时不幸负了重伤,一梭机枪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郑庭
籍及时带人赶来救起师长,掩护他边打边撤。日落后,第二百师残部终于摆
脱敌人追赶,抬着昏迷不醒的师长,举着弹洞累累的军旗,乘着暮色悲壮地
消失在八莫以西的森林和峡谷中。在他们身后的战场上,留下了一堆堆血肉
模糊的尸体。日本人屠杀伤兵的野蛮嗥叫阵阵传来。这些悲惨景象变成一个
噩梦永远留在中国士兵的记忆中。
三天之后,东京电台宣布:战无不胜的帝国皇军在缅甸北部全歼中国
王牌部队第二百师。击毙师长戴安澜,消灭该师官兵五千人,俘获枪械骡马
弹药无数,云云。
五月下旬,分散突围的第二百师官兵陆续到达中缅边境集合地点,全
师仅剩不足三千人。这支遍体鳞伤的队伍抬着他们奄奄一息的师长,在缅北
大山里同日本人捉迷藏。
史载:&ldo;……全师食粮早已断绝,一位营长向当地村民寻得一碗粥糜,
送与戴安澜,他仅仅喝了一口,左顾右盼,潸然泪下。&rdo;(引自《戴安澜列传》)
五月下旬,第二百师到达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戴安澜神志突然清醒起
来。他嘱部下替他整理衣冠,扶起他向北了望,并喃喃说了许多含混不清的
话。有人试图告诉他,国境在东方而不是北方,但是没有用,因为他什么也
听不进去。
戴安澜回光返照。
傍晚,一代抗日名将凋谢在缅甸的荒山丛中。时年仅三十八岁。
无独有偶,这一天恰好是另一支中国军队新三十八师安全抵达印度边
境的日子。两相对照,命运天壤之别,令人感慨系之。
此后,第二百师残部始终抬着师长遗体,历尽千辛万苦,在中缅边境
的高山峡谷和原始森林中转来转去,沿途又留下无数死难者的骸骨。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