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改名了吗 > 第六十六章 曲线发展(第3页)

第六十六章 曲线发展(第3页)

有国外现成的产品不用,非要用国内的烂货,完全不考虑盈利的。博士生解释,“主要是担心国外禁运。”

“国外禁运”这事倒是很符合目前美国当前的“白色恐怖”氛围。指不定哪天特朗普就会搞个大事。

“也好,设备用起来才能发现问题。”荣格倒是佩服“圣光”,一家私营集团愣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惨。”博士生补充道:“集团已经下了新订单,准备再上十条类似的晶圆生产线。”

十条?

荣格对此就难以接受了,有钱也不能如此挥霍啊。想要推动技术进步,搞两条实验性的生产线就够奢侈了。

“据说集团的意思是单晶硅做不好,先做多晶硅。芯片造不好,先造光伏电池。总之先堆规模,把产能爆出来。”

博士生说这话时还咬牙切齿。

光伏?

荣格对这事就了解不多,只能听自己的学生细细说。

中国的光伏产业可谓是经历过起起伏伏的波折,各种妖魔鬼怪都涌进来赚钱,制造全国首富,也制造了各种骗补贴的烂疮。

这是个从世纪初就杀到腥风血雨的产业,08年次贷危机更是给予绝杀般的重创。可就算如此,光伏愣是被中国人从零开始做到了世界第一。

光伏产品没啥太多技术含量。括弧——仅限于中国来说。就是把光伏玻璃、电池片用EVA胶膜粘住再封装好了。

最疯狂的时候,在南方的小服装厂都可以进入光伏产业。家庭作坊买上两三台金刚线切割机,再买几根硅棒,切成片就能赚钱。

原料和设备都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组装好了卖给国外,主要是欧盟。国内不少企业靠这个发了大财,也有很多人风光一阵后赔的精光。

电子级晶圆要求硅纯度为“9个9”的单晶硅。光伏硅片的要求低的多,“6个9”的多晶硅就够了。

虽然国家已经不给补贴了,但搞了这么十几年,国内光伏技术愣是做到了世界一流。这个市场早已拼杀到白热化,“圣光”却还是一股脑的扎了进去。

隆基股份就是靠单晶硅的光伏电池,愣是把市值在2020年撑到了两千五百亿人民币。目前这家企业正在爬坡。

既然有成功先例,“圣光”照抄就好了。

赔钱不算啥,能少赔点自然更好。反正“圣光”真不在乎赚不赚钱,就是要把国产设备用起来,坚决不用国外设备。

“国内企业只要有正常的现金流和管理制度,成长起来很快的。”

博士生继续道:“就说这直拉炉,“圣光”投资了国内好几家企业,也从国外挖人搞技术,预计明年就可以国产八寸晶圆。

现在‘圣光’等于是迂回战术。在攻克芯片之前,把其他半导体外围产品先拿下。搞不定12寸晶圆,先砸钱砸出8寸晶圆来。”

制造业界有个很可怕的定律——技术差一点不要紧,规模上来了会很可怕。

“圣光”就是如此,愣是靠堆规模来压成本。搞个光伏电池,目标是把过去三位数的价格压到了个位数。

荣格听完,直嘬牙——真让“圣光”搞成了,市场上的友商会被杀的血流成河,最大的利润自然就归它所有。

果然是越花钱越赚钱的暴力破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