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体检的女工排着队,带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走进食堂。带队的工长抓了根棍子,负责教农村的姑娘们关于行走坐卧的一切规矩。
三浦瞧了眼,觉着跟日本乡村的“柴火妞”没啥区别。她们穿着印度土布做的工衣,手脚瘦的像芦柴棒,脸上一点肉都没有,只有惶然和不安。
政保局派了干部跟在队伍后头,是个操帝都口音的中年人。他一出现,食堂里气氛就紧张,但人们并不怎么害怕。
女工们坐到长条餐桌前,食堂的大师傅抬着木桶出来,给每个人分发餐盘和碗筷。她们刚来,大多体质虚弱,给的饭食是按高级技师标准,至少要养上两个月。
最先上来的是大碗鱼粥,撒了绿色的葱花和小小的姜片,容易消化,暖脾胃。后头是烤鱼和米饭,海鲜汤管够。
进厂的第一顿饭总是会让来自农村的女工极其惊讶。她们左右观望,不敢动手,生怕坏了规矩,更不敢相信是给自己吃的。
在乡下,地主老爷也穿打补丁的衣服,餐桌上看不到什么荤腥。普通人家更没法这么吃,能吃红薯饭就不错了,下饭全靠咸菜。
政保局的干部巡视一圈,确定饭菜符合标准。
“吃吧。”工长下了令,高亢的声音在食堂回荡,“不要急,以后你们都可以吃这样的伙食。”
几个胆子大的女工端起碗,吹了吹滚烫的鱼粥,小心的喝一口,再看看周围。确定没人呵斥,才有更多的姑娘唏哩呼噜的开始吃饭。
好些女工吃着吃着,在掉眼泪。
唉……三浦眼眶湿润,也想掉泪。
日本的缫丝厂里也有大批消瘦的女工,也是十来岁的被送到闷热潮湿的生产线当牛马使唤。她们吃的是喂猪的豆腐渣,住的是猪圈般的土寮,穿的是破烂溜丢,还不如一头猪。
日本的缫丝女工也来自农村,往往是家里养不活,以极低的工钱送出工厂的牲口。她们每日要干十几个小时,被监工的棍棒监督着,累到腰酸腿疼,精疲力尽。
工业化初期的工人,特别是女工的寿命都不长。她们犹如生产线上的消耗品,一茬一茬的从农村被招募而来,劳累几年就化作尘土而消逝。
但对“圣光”而言,保护劳工权益是他们执政合法性的根基。中央政府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就来自于工人。
同样来自农村,同样是恶劣的生产环境,但带国营属性的工厂显然更照顾被招募来的工人。工厂必须给她们体检,提供优质伙食和培训,保障劳动收益和合法权利。
工长手里的棍子只充当教具,不时敲在餐桌上,提醒刚进厂的女工别吃太急,免得她们呛着噎着烫着。
政保局的干部全程监督,保证在培训期间,工人受教育的同时不遭到虐待——“圣光”需要有觉悟和热情的工人阶级,不是头脑麻木的“包身工”。
现在上海的大工厂没几家,包括周青峰在内的“圣光”高层时不时就来基层巡查,狠抓作风问题,绝对不允许自家尚未成型的根基被动摇。
三浦忧心忡忡,彻底吃不下了,撂下筷子离开食堂。
上个月,英国的查尔斯一世派人到日本,答应分五年提供五千万英镑的低息贷款。这笔意外之财让日本军政界欣喜若狂,觉着是鼓励自己继续跟中国对抗。
美国的马可世总统也表示将加强跟日本政府的合作,多多扶持日本有优势的产业,并在原材料方面给与优惠。
至于三浦在内的日本被选者也拿到英美双方给与的大笔援助,并且通过开办企业和经商向军政界进行渗透。
但只要会算数,三浦就意识到英美给的好处太少——五千万英镑大概相当于一亿美元,五亿银元。
这笔钱看似很多,实则不够用。
作为对比,现在的中国在1910年的财政收入,历史值估算为三千七百万英镑。但被“圣光”强化后肯定不止这么点,很可能暴增一倍甚至两倍。
三浦抵达上海后,细心统计过近一个月内抵达港口的英美运粮船数量。“圣光”至少对外采购五万吨粮食来满足正快速增加的工业化人口。
在当前来说,这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足以证明“圣光”控制的六个省有充裕的资金。
三浦一直觉着1910年的中国很穷。现状也告诉他,这个国家处处贫困。可深入了解后会发现——有钱不一定了不起,但体量大真的了不起。
只要体量大,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同在上海,有类似感受的还包括从朝鲜赶来的朴浩昌。他没有像三浦般选择隐秘调查,而是直接赶到改作为市政厅使用的原英国领事馆,面见周青峰。
周青峰正在吃中午饭,很随意的招呼朴浩昌在餐桌前坐下,还给他添了副碗筷,“尝尝看,我们食品加工厂的最新产品,红薯粉。”
餐桌上足有五十几碗亮晶晶的粉条,有的没油没盐,有的加肉加蛋,还有的则配了青菜。周青峰每碗都吃,品尝口感。
有的红薯粉难吃的让人直摇头。有的则味道尚可,还能接受。周青峰吃过后会在餐桌上填个表格,给所有产品打分。
朴浩昌出于礼貌,随意的吃由勤务兵送来的一份红薯粉。粉条里只有些许油星,加了不少盐,除此之外啥都没有,难以下咽。
“周先生,您这是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