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 笔趣阁 > 第五章 用吨来算(第2页)

第五章 用吨来算(第2页)

司令部门口时刻有军车进出,美国人凑了十几个国家来维护朝鲜和平。

克拉克牧师毫无喜色,忍痛下令道:“先回我们的船上去。”

托马斯又问道:“要卸下我们带来的慰问物资吗?”

“别提那些该死的物资了,该死的美国人什么都不需要。偏偏我也是个美国人。”克拉克骂了一阵,带队返回港口。

十几号人心头抑郁,却毫无办法——美国佬的狂妄和顽固连他们自己都受不了。

而在近一千七百公里外,同样一艘货船出现在上海外滩的码头。

上海此刻是军管,岸上的军人很快发现了这艘不速之客。几名持枪军人靠过来,询问船只来历。

萧金浪从舷梯下到码头,说明自己身份,“我们是一支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组成的队伍,得知朝鲜局势紧张,特意归国前来支援。”

带队的大概是个班长,个头不高,觉着眼前这帮人的组合还真是奇特。他诧异问道:“你说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来自世界各地。”萧金浪把周青峰拉过来,“这位是来自南洋的。”

周青峰伸出手,用粤语打个招呼。

萧金浪又拉来弗里茨,“这位是来自欧洲的奥地利同志。”

弗里茨一脸的苦,没有半点高兴的表情,僵硬的跟小班长握握手。

后头还有来自伊拉克的侯赛因,来自伊朗的鲁哈尼,来自科威特的塞伊特,来自日本的三浦。一群人都不太高兴,全是被周青峰硬拉来入伙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谁也别想拿周大爷当枪使,副本什么的,大家一起过。

眼前这伙确实过半都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真有种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气势。小班长兴奋的连连表示感谢,听说这帮人还弄来一千吨援助物资,更是高兴的很。

现在是50年,信息通讯很有限。一艘外来货船出现在上海港,这倒不是什么完全不可能的事。

船只靠岸后,巡逻的班长上报。码头方面很快拨通了市委电话,说有一支国际队伍带着物资来援助。

这事意义非同小可,50年的上海市委立马派人过来过接待。

周青峰等人对港区不熟,只能站在码头上东张西望。

上海解放没多久,国民党撤退时对整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破坏。外港的码头边沉了很多船只,破碎的船壳木板已然腐烂,在哗哗的江水中起起伏伏。

穿越来的货船有五千多吨,比港口任何一条幸存的船只都大。但简陋的港口连个吊机都没有,卸货全靠人力搬运。

码头工人倒是热情,有党员主动站出来询问外来的这帮人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萧金浪应答的极好,无需周青峰操心。

弗里茨看着乱糟糟的港口,感叹的说了句:“这里是上海?想不到现在的它如此破烂。”

“对。”周青峰指了指外滩那些标志性的西洋建筑群,“怡和洋行,和平饭店,正金大楼,这里过去就是英法租界。”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出现?”侯赛因问道。

卡佳站了出来,微笑说道:“本来应该去旅顺,也就是以后的大连。但现在那里由苏军占领。我们如果去了,船舱里的物资只怕一半都留不住。”

萧金浪跟几个穿军装的干部在聊天,从一个黑皮包里取出货物清单——名义上,货船上都是“偷偷采购的美军二战剩余物资”。

“两千部电台,一万部步话机?”周青峰听到一个尖利的声音。有个穿军装的干部急匆匆跑到货船边,大声询问:“在哪里?电台和步话机在哪里?”

这声音都在颤抖,带着患得患失的焦急和不可置信的期望。

“别急,就在船舱里。”周青峰领个路,带着几名军装干部登上货船舷梯,进入货舱。他随便搬下一个木头箱子,打开后里头是两款“美军电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