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这世界危在旦夕顶点 > 第一章 遥远的大陆(第1页)

第一章 遥远的大陆(第1页)

弹指一挥,五年时间过去了。

1917年1月1日,非洲南部洋面,万吨级客货混装轮“东风”号正航行在前往莫桑比克城市马普托的航线上。

夏季的太阳直射海面,潮热的亚热带季风带来大量水汽。胡大眼在船舱内汗流浃背,走到后甲板的遮阳伞下吹吹海风。

几十名来自中国各地的乘客同样在此休息,他们眺望已隐隐浮现的非洲海岸线,闲聊旅途中早已谈论多次的话题。

有人拿着几份上船时买的报纸,翻找些过去没注意的花边新闻充当谈资。胡大眼随便找个凉快地方坐下,就听乘客们正东拉西扯。

“江南造船厂第一艘国产万吨轮下水,填补我国大型远洋货轮的空白。其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并采用上海轮机厂自产的‘十万马力蒸汽轮机’,最大航速超过二十节。”

闲聊的乘客一扭头,看见胡大眼就问道:“胡同志,十万马力是多大?”

胡大眼穿了身没军衔的旧军装,听旁人喊他“同志”,不得不动脑想了想,“我们最早使用的蒸汽战车才一百马力。这等于一千台蒸汽战车了。”

因为煤耗高,热效率低,前些年在国内还算高科技的蒸汽机现在就属于被淘汰的落后技术。

曾经在战场威风八面的蒸汽战车也昙花一现,除了留几辆有历史意义的进博物馆,其他的都进了炼钢炉。

但听着“一千台蒸汽战车”这个数,不管懂还是不懂的人都发出欢喜的惊叹。

毕竟这些年在国内的建设工地和平原产粮区,时常能建造蒸汽卡车,蒸汽拖拉机,蒸汽挖掘机之类的大型设备。

就靠这些过去无法想象的机械,国内基础设施大规模铺开,耕地面积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年年增加。

轮船上的乘客多是普通人,都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只要对比过去农忙时的劳累以及用上蒸汽机械的爽快,言语神情间无不是眉飞色舞的赞叹。

“过去我老家顿顿吃红薯杂粮,现在能吃上棒子面和大米了,逢年过节还有肉吃。在过去是不敢想。”

“听广播说,去年粮食产量突破两亿吨,七成是主粮。我老家过去穷人家若是生了女娃,好些干脆溺死。现在这事少了许多。”

“广播上还说国家很穷嘞,贫困人口超过九成。去年钢铁产量才八百万吨,还不到列强的一个零头。可知道美国已经多少了?四千万吨。”

随着全国性广播每日每夜的宣传,国人迅速从信息闭塞的蒙昧农业社会转向开放性的工业社会。普通百姓也随之了解国家和列强之间的差距。

每每谈及中国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国人总是倍感自豪,可一旦看到跟列强的差距,焦虑同样在增加。

胡大眼对这些谈论已然腻味,他望着越来越近的非洲海岸线,心绪已然飘飞——这艘船运载了一万多吨的货物和八百多乘客,都是要去荒蛮世界大展身手的。

但神秘的非洲会有什么等着他们,谁也说不清。

四五个小时后,“东风”号停靠马普托的港口。在高高的船甲板眺望,整个城市尽收眼底——低矮的建筑,繁杂的街道,无序的车辆和人流。

港口的蒸汽吊机发出刺耳响声,水域中飘着死鱼,随意排放的城市污水散发的臭气,混着海风灌入鼻孔。

但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移民们并无不适,反而觉着还行。这地方至少是个城市,比国内好些县城强多了。

胡大眼背着大大的行李包,随着几百号乘客从舷梯踏足这遥远大陆的土地,左右扫视热闹而混乱的港区,有些局促。

几名战场老兵也跟了下来,或好奇或惊讶的瞧着四处走动的白人和黑奴。

“这就是洋鬼子地盘呀?”王长腿跟在胡大眼后头东瞧西瞧,低声道:“老班长,快看。这地方真有黑人嘞,长的跟木炭似的,跟咱不一样。”

“快别一惊一乍,丢人。”胡大眼也觉着脑子懵,脸面上却镇定,“来的时候不是学习过嘛。这是非洲,土著就是黑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