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中,美军有个名场面。
一枚“斯拉姆”导弹将伊拉克某个发电站厂房炸开约10米直径的大洞;两分钟后,第二枚“斯拉姆”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穿入厂房,从内部将电站摧毁。
导弹上的数据链将两次攻击的过程传回,再被媒体传播,引发剧烈轰动。
这是精确制导武器第一次给人类的吃瓜群众带来莫大震撼,大家被美国军队的打击能力给吓到了。
而在十年后,从昆都士发射的“长剑10”也把世界吓了一大跳。
“搞党政”这位日理万机,难得今日有空,全程观看了实战攻击的全过程,也浏览了网上重重留言,心情大好。
“长剑10”还未定型,导航靠的是地面基站。航路规划并非有意,而是基站顺着山脉中的村落进行布置,表现出来就是导弹在山脉间多次折返。
原本打算打三枚,结果只有两枚发射成功,第三枚压根没出发射箱。
但攻击效果是极好的,“圣光网”的转播更是在全世界面前装了个大逼,颇有当年报道海湾战争“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的风范,就是可劲吹。
面对这次实战演练,反应最大的倒不是西方国家,而是中亚和南亚国家。
“圣光网”进行视频转播后,印度媒体就连篇累牍的报道了这次远程精确打击,并忧心忡忡的表示要对PLA军力的提升报以警惕。
毕竟“北方联盟”能搞到这种犀利的武器,巴基斯坦购买到它也就顺理成章,也代表大半个印度都在其一千五百公里的打击范围内。
对于没占便宜就是吃亏的阿三来说,无言的威慑比什么苦口良言都来的有效,能让他们稍微清醒几分。
至于“塔利班”,袭击发生的隔天就对外表示一定会进行报复,但矢口否认自己首领奥马尔已经死亡。
被攻击的山洞已经彻底坍塌,埋在里头的尸体在山脉下只怕永远也挖不出来了。谁也无法进行战果评估。
失去“精神领袖”对正处于混乱期的“塔利班”是重重一击,这个极端组织内部野心家一点不少,不可避免的走向分裂。
毕竟最虔诚的那位都升天了,原来神学救不了世人。
另一个深受刺激的竟然是弯弯。
在香港媒体转述“圣光网”的报道后,弯弯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土共在技术装备上获得巨大突破。
这可是美爹才有的“灵巧”武器嘞,可以进行“点穴”式精准攻击,很厉害的啦!
幸好我们还有“雄三”。
等等……现在还没“世界第一”的“雄三飞弹”呢。
面对伪立法委员的质询,伪军国防部长伍世文不得不唱老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名嘴们却不轻易放过,各种政论节目铺天盖地的讨论大陆攻台若是动用巡航导弹将如何如何?
比如攻击“总统府”啊,破坏机场啊,摧毁佳山防御体系啊。
类似讨论很快引来“亚洲首富”在香港媒体的公然嘲讽……“一群井底之蛙,吃火箭弹的命,不要操导弹的心。”
玻璃心的弯弯当场为此炸了锅,号召要反制“圣光”,反制大陆。
而阿富汗战场上再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圣光”借助工业优势,在商队和贸易上展现出更难以抵挡的攻击性。
三轮摩托在阿富汗进行低价倾销,一个淘汰产能的“地炼厂”被转移到了阿富汗进行炼油。对讲机和地面基站在铺开。
不需要“圣光”做任何鼓动和逼迫,生活封闭的底层农牧民为了过好日子,自己开着摩托车彼此沟通,探索村子和部落外的世界。
禁闭的社会结构自然而然的被打破了,民众自己会趋利避害。
当局势逐渐稳定,周青峰以商业谈判的名义出现在喀布尔,视察集团在此地的发展,看看中方援建的修械厂和发电厂。
但他没有关注厂区外树立的围墙,也没在意围墙上负责防守的机枪塔,更没在意厂区大门外的曲折路障,反而盯着路边一个抓着毛绒玩具的当地小孩。
孩子大概四五岁,眼睛很大,脸蛋脸脏兮兮,衣服破烂发黑,头发上全是灰土。他手里的毛绒玩具倒是挺干净。看得出他很喜欢,紧紧抱在怀里。
“谁给的玩具?”周青峰问身后陪同的修械厂人员。不用想,他都知道这种玩具绝不是当地产品。
一名内地来的老工程师举起手,说是自己给的,“这里孩子实在可怜。我前不久回国,在喀什看到不少玩具,就买了几个,打算送出去。”
“别随意接触当地陌生人,如果那孩子是个人肉炸弹呢?”
“这怎么可能?”
“如果孩子的父母被唆使对我们发动袭击呢?”
“孩子父母怎么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