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圣光”进入航天产业,直接拆掉了航天部门好几个院所——“圣光网”有报道,一个院所四五千人,五分之四是领导,干活的没几个。
现在领导都下岗,院所跟着重组——不少院士向中央提意见,说这会影响某些重点项目的进度,对大局不利。
可“搞党政”的一句话结束争议——“磨刀不误砍柴工”,领导比职工多几倍,不彻底改革还有个鬼进度,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类似的还有铁道部提前十二年改制成为“铁路总公司”;几家飞机制造厂和发动机厂合并成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化工,中国中车,一堆政府部门提前变成了国有企业。
《朝日新闻》将这些密集的改革看做中国权力架构的巨变,同时也是为加入WTO,在全球市场竞争做的准备。
“预测中国GDP在2002年增速会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因为长久制约其发展的内耗大大降低了。地域和部门利益被硬生生打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切的起始都是在2000年初开始的系列案件上。
大批实权人物的意外死亡到底是谁在背后策划,其缘由实在值得媒体好好探寻,但也可能是个世纪之谜。”
三浦把《朝日新闻》的报道念了一遍,不用多想都知道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他看了看石立,问道:“我们现在还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对吗?”
石立点点头,“是的。”
“什么时候被中国超越的?”
“大概八年后吧。”
“现在看来不用八年了。”
“我同意这个观点。”
“可我们的科技发展明明要比中国更快啊。我们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消化未来技术的速度远超中国。”
“没错,我们进步很快,还修正了很多错误的科技发展方向。比如丰田打算把对未来的投资从氢能源改为锂电池。”
“有用吗?”
“我不知道,现在看来还是有点用的。但长远看就不知道了。”
两个日本人聊了半天,逐渐沉默的彼此对视,谁也不说话了。可他们明明又有想法要沟通,却都不愿主动开口,只能干看着对方。
就这么墨迹了半天,韩国人朴浩昌再次蹦出来,不耐烦的说道:“我在旁边等半天了,你们怎么就没人表态呢?”
两个日本人被吓着了,愣愣的。
朴浩昌又问道:“你们是不是想背叛‘兄弟会’?”
三浦和石立同时摇头,默默表示表示自己的坚贞不屈。
朴浩昌大怒,“别否认了,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只想说,我愿意入伙。”
两日本人还是摇头,却不说话。
朴浩昌急的一跺脚,“你们日本人就没点正常的表达方式吗?为什么不敢承认呢?”
三浦看了石立一眼,犹豫一会说道:“或许我们应该去喝一杯。”
石立当即同意,“是的,我们应该一起去喝一杯,为三浦庆祝一下。”
“喝一杯?这时候难道不应该想办法找‘圣光’那边联系一下吗?”朴浩昌还想再说,却被两个日本人给捂住嘴,硬生生拖走了。
“别说了,快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