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卡德罗夫大尉返回秘营也没多久。他刚刚填饱肚子,从电报员手里接过报文,对来自总参谋部的询问皱起眉头。
战争打的是后勤,俄军不是不知道从欧洲向远东运兵有多困难。当年日俄战争,毛子就因为后勤吃过大亏。
现在日俄战俄争过去十二年,俄军高层面对的是比日本更强的中国。相比只能在旅顺交手的小鬼子,中国国防军能开打的地方可太多了。
西线是中亚方向,真正的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兰新铁路才修三分之一,就算修到乌鲁木齐,距离威胁俄国腹地还有近两千公里,远着呢。
东线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也就是海参崴。这地方距离莫斯科直线六千多公里,铁路线近万公里。
面对无线电制导的重型半穿甲航弹,要塞防御会像纸一样薄,远东城镇开打后注定要失守。
如果不想丢掉沙俄两三百年来开拓远东的成果,关键其实在中线的蒙古。如果蒙古控制在俄国手里,中国就要担心毛子大兵团越过草原快速南下。
整个华北华中可是无险可挡。跟“后世”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担心苏联装甲洪流南下一个道理。
可蒙古若是被中国控制,难受的就是毛子了。伊尔库茨克以东所有领土都要丢失,西伯利亚铁路白修了。中国国防军说不定沿着铁路向西打。
俄军高层不可能等中国真把铁路修到乌兰巴托再动手。他们更知道沙俄国内矛盾激化,目的就是国内矛盾国外解决,打赢一场战争,稳住国内情绪。
俄军打算在蒙古北面的伊尔库茨克布置十个师进行防御,再用铁路向远东运送三十个师,主动向东三省发起攻击。
一年内要打的中国政府投降谈判,割地赔款。
最好能再来一次“庚子赔款”,毕竟现在的中国可比十几年前富有多了。这一切美好愿望的基础是……中国能在蒙古方向维持几个师?
这又是后勤的问题。
高强度战斗中,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每天需要消耗上千吨的油料和弹药。哪怕是一万多人的轻装摩步师,每天五六百吨也是少不了的。
“可笑。”卡德罗夫大尉将电文丢回给电报员,“上头根本不是想知道中国在蒙古布置了几个师,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发回点情报佐证自己的决断而已。”
狂风大雪的天气,十几人的哥萨克小队怎么可能知道中国军队的具体布置?
电报员也黯然苦笑,情知圣彼得堡的官僚坐在办公室里看地图制定作战计划,压根不在乎前线实际状况。
“我该如何回复?”
“就说中国人在蒙古有十几个步兵师,反正那些官老爷不在乎我们说什么。”
卡德罗夫大尉坐到一张行军床上,将自己沾满风雪的高筒皮靴脱下,解下厚厚的裹脚绑带,把几乎冻僵的脚丫子伸到蒙古包内的煤油炉上烤。
封闭的蒙古包内弥散酸臭的气味,血液流动让卡德罗夫又舒服又刺痛,爽的呵呵叫唤。旁边的电报员皱了皱眉,忍着没抱怨。
大尉倒是开了口,“我今天应该将那个中国勘探队洗劫一番,里头有香烟、奶糖、水果罐头之类紧缺物资。军队配发给我们的军需实在太烂了,远不如中国货好。
看看我的靴子,底都快掉了,一点不暖和。可惜我杀的几个中国人个头不高,鞋码太小,否则我一定把他们的靴子剥下来。”
“灰色牲口”的军需供应一向是个悲剧。从延续两百多年的俄土战争,到近代的克里米亚战争,再到日俄战争,一直没变过。
堆在仓库的土豆在发芽,前线将士却饿肚子的事时有发生。毛子在搞社会管理方面总是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电报员对大尉的话感到不爽,低声反驳道:“现在的军需比过去好多了,营地的食物、燃料、被服很充足。至于你的靴子么,仓库里有备用的,换一双就好了。”
大尉将自己穿破的袜子也脱下,连同脏兮兮的绑腿丢在炉火上烧。蒙古包里的味更重了,他却满不在乎的对电报员喝道:
“蠢货,你懂个什么?知不知道仓库里的军需很多是从中国采购的?还都是官员省钱采购的便宜货。
我吃过发臭的牛肉罐头,穿过一撕就烂的军服,用过完全打不响的整包子弹。俄罗斯自家的军需实在太差了,烂无可烂,完全没法用。”
对于这个话题,电报员没法还嘴。
他实在受不了蒙古包内的气味,在大尉的揶揄大笑中撩开布帘到外头去了。可在他离开没几步,一发迫击炮弹从天而降,爆炸的气浪将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