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三书六礼、采纳问吉皆进行得十分顺利,施媗在第二年开春后便嫁入了城北的沈宅。
之所以是沈宅而非侯府,是因沈珣为官后便从侯府分居,搬进了天子御赐的城西宅院。
沈珣的生母早逝,如今的婆母是继室,与公爹一同住在城东的侯府中。
因此,施媗嫁入沈宅后便执掌中馈,无需每日前往婆母跟前侍奉,只需在节庆日或侯府长辈生辰时携礼登门拜访即可。
这一点,令城中许多贵女羡慕不已。
众人皆以为沈珣娶她是为了攀附御史大夫的权势,谋求仕途助力。然而施媗清楚,父亲虽位高权重,却从不徇私。
若真有私心,当年也不会将沈珣从翰林院调任至偏远的定州任知州。
定州偏僻多瘴,水匪横行。沈珣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仅两年便调回国都。而后两年间连番升迁,现官至正三品刑部侍郎,俨然成了卫国最年轻有为的官员,连着安远侯府也水涨船高。
施府未曾助力沈珣仕途,父亲离世后诸事却需沈珣操持,令施媗心生愧疚。加之她多年无所出,沈珣纳妾恐难避免。
如今既无娘家依靠,又无兄弟支撑,未来处境堪忧。施媗心忧如焚,不敢深想。
侯府上下皆以为她体弱难育,施媗虽有满腹委屈,却无从辩驳。
当年沈珣赴任定州,因她体弱未能随行,二人自此分隔两地。待他调回临安,又因公务繁重,时常忙碌至深夜。
成婚四载,夫妻同房次数寥寥,这般状况下,想要孕育子嗣谈何容易?
夜色如墨,阴沉压抑,施媗的心境也瞬间如同这黑夜一般,黯淡无光,布满阴霾。
第3章回家
清晨的天仍是灰蒙蒙的,青瓦白墙笼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檐角还挂着雨滴。
雨后的临安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施媗坐在铜镜前任由绿水替她梳妆。她忧思了半夜,睡得并不好,此刻面容有些憔悴。
“夫人,老奴挑了两名丫鬟过来给您看看。”孙嬷嬷恭敬地走进来,低声禀报。
施媗应了一声。想起昨夜她吩咐孙嬷嬷替妹妹挑选丫鬟的事。
妹妹身边两名丫鬟,皆是从幼时便买入府中的,一个十岁的流风,一个是十一岁的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