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嬴驷跟秦国骂了个六亲不认之后,迅速派斥候往大唐,大汉,魏国,齐国求援。
可四国要么各怀鬼胎,要么自身不保。
赵国的战略价值远远没有那么重要,故而众国索性共同沉默下来。
谁都没有理会赵国的想法。
就在此时,大汉作为中央朝廷,又一次对列国发出了封竹简。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大致就是摄政王刘念弱冠之年,想要提前登基称帝。
故而将几位外封的君王都召集到洛阳城中,见证新帝登基。
如此大事,大汉按照律法通知几位君王。
但一般来讲,像这种摆明了羞辱人的事情,本是没有人愿意做的。
都是君王,都想当老大。
谁会在这种时候过去说你是大哥,我们给你跪下磕个头吧。
这丢脸了!
不禁丢脸,并且还是丢脸丢大发了!
可这次好像画风有点不同。
在收到了大汉的邀请后,几个君主竟然都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奉承的说一定会在登基大典时前去洛阳亲自恭喜刘念登基。
如此整齐的话语,就连之前本来就是走个形式的诸葛亮都楞了一下。
冷静下来后才想明白。
这几个君主怕是根本不是来恭喜刘念的,而是过来打脸的吧!
新帝登基,老臣流放。
再加上大汉目前内部的问题和武则天的幕后谋划。
所谓的登基大典简直就是场大型的羞辱大会。
武则天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自然要看看自己的计划已经进行到了什么地步。
至于嬴驷。
他本来是就不想来的。
但是张仪却建议秦国不能在这种时候跌份。
所以嬴驷也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带领张仪,亲自前去洛阳,面见大汉的新帝。
至于曹丕跟刘禅,完全的打酱油跟风,纯粹过来凑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