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无论是脉象抑或是症状,都更似中暑,没有中毒的典型脉象。
大夫解释即便为中暑,因血液不流畅,亦会有紫斑。
可就这般耗着实在不算个法子。
病倒之人的唇上紫斑已愈加显深,且陆续开始呕吐症状。
文珠吐到几乎脱水抽搐,严婉惊吓得泪眼汪汪,慌神无助。
此刻随军大夫亦是不得不信此乃中毒之状。
可这消息绝不能外泄,若敌方知晓,难免会有机可趁。
军营开始戒备森严,全军封锁。
大昭朝廷惊动,立即遣派太医团,即刻出发。
不出一日,太医团已疾马赶到。
经过太医轮流诊断,终诊摸到了隐隐的不同寻常之脉象,似是中毒。
可无论是脉象,舌苔抑或是呕吐物,皆未有所中为何毒,遂无法用对症解药,大家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若隐先是稳住严婉,托严婉先照顾着文珠。
她自个儿则慌而不乱,四处翻查。
正当她在膳间手背抬着下巴,反复踱步,苦苦思索之时,脑袋忽地闪过一念。
她赶忙去膳食存储帐子打开腌菜坛子闻了闻,又用食指沾了点腌汁,放于舌尖尝了一尝,惜未有尝出甚特别之处。
此刻事不容缓,且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去!
若隐趁夜悄悄潜出军营,在位处军营东南处的野木莲池采摘了些许木莲与莲子心。
膳间有现成的金银花,又去随军大夫那讨要了些茯苓子,在膳食捣鼓了一番,作了汤水给文珠灌了下去。
约莫三个时辰后,文珠呼吸逐渐恢复了平稳。
再灌下了一碗,八个时辰后血色渐有恢复,唇上的紫斑亦缓缓消退。
若隐大为欣喜,赶忙将此佳讯连同方子告知了随军大夫。
大夫惊讶不已,又事关重大,便刻不容缓地禀告给了太医。
众人皆惊。
太医一行人即刻过来给文珠诊脉。
把脉之时,若隐和严婉的心头几乎跳到了嗓子眼儿,可又不能阻止太医把脉。
若隐抓住了太医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
好在太医未有说甚,只微笑点首,道毒已解了去,若隐的方子确为良方,可用。
随后大量的木莲叶与莲子心被采摘了回来,更多的金银花与茯苓子也在短时辰内被运送了过来。
每个病倒的兵卒被灌了两大碗。
时搁五个时辰,再灌上两大碗。
如文珠般,状况终有好转。
众人皆松了一口气儿。
可中毒原因依旧未有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