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8章何需传召十节度,自有道人破敌军
虽然李承业逃走的时候摆了薛刚一道,但要说他有多么得意就纯属扯淡了。
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四位元婴一朝尽丧,打了这么大一个败仗,他能高兴得起来吗?
事实上,李承业不仅不高兴,还十分沮丧;不仅沮丧,还十分害怕薛刚追来。
所以,他既不敢在九焰山下停留,也不敢腾空飞行引人注目,而是一路疾行,直奔云州而来。
云州城距离九焰山二百里,城墙高大,屯有精兵两万,护城阵法玄奇无比。更重要的是,城内有一座寺庙,庙中主持元化乃是一个待诏修士。
直到现在,李承业才长出了一口气。元化虽然不愿意参战,但他心向大周,保自己的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当即,他一方面赶紧写了道奏折请罪,一方面发出公文,开始调兵遣将,把附近周县的兵力抽调一空。
短短一个月之内,云州城就聚拢了十万精兵。
但李承业还是觉得不保险,又连发文书,调十路节度使来援。
他们分别是,山东济南节度使童京,河南卫辉节度使张—宏义,陇西汉阳节度使龙在保,河北汉上节度使马飞龙,汝南临清节度使庞文,原晋阳节度使殷定文,西夏零陵节度使段文龙,云中雁门节度使金光灿。京兆弘农节度使尉迟元,中山范阳节度使赵能。
这十人都是近年军中涌现的后起之秀,不仅都有元婴修为,还各有奇妙法术在身,一不留神,就是待诏都会着了他们的道。
更关键的是,他们跟随李承业出征吐蕃多年,配合极为熟练,论起战力来远非之前死在薛刚手中的四人相比。
不错,待诏是远比元婴厉害,但要说待诏杀元婴如杀鸡,一招就能解决一个,那就不符合事实了。
当初薛刚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战果,一方面是他的扶龙庭功法特殊,初入待诏就比一般待诏的战力要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局变化太快,几位元婴气为之夺,十成本领发挥不出来一成。
若是他们全力相抗,薛刚绝不可能胜的那么轻松。那四将若有合适的阵法在,就是让薛刚吃个大亏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先前死的赵仁等人是没有什么元婴合击的阵法的。
但是,他们没有,十总兵有啊。
李承业估计,不用十节度使齐上,只要五人联手,再配和河北汉上节度使马飞龙手中的掩月遮星阵图,就足能让薛刚喝一壶的。
所以,他对二次征剿充满了信心,只待十路节度使一到,就再次兵发九焰山。
可后来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让二征九焰山的时间提前了。
这一日李承业正在府中闲坐,忽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个道人求见。
李承业能做到大周的三齐王,当然不是没见识的人。
他明白,当此非常之时前来求见的出家人,十有**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当即不敢怠慢,亲自出府,把道人迎到了客厅。
双方分宾主落座,略微寒暄了几句之后,那道人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他就是赵仁的授业恩师,清卢山无心洞净山道人,只因薛刚杀了自己唯一的徒弟,老道心头火起再入红尘,准备杀了薛刚为自己的徒儿报仇,这才来汉阳投军。
李承业听罢十分高兴,赵仁都是元婴修为,师父的本事能差得了吗?
他当即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多谢老仙长来援。实不相瞒,小王除了手头的兵马以外,还调了十路节度使。您在此等候几日,等十路节度使都到齐了,咱们就兵发九焰山,到时候还请您多多出力。”
净山道人连连摇头,道:“什么十节度?一群酒囊饭袋而已,等他们干什么?告诉您,不用旁人,单凭贫道一人,就足可攻下九焰山。三齐王您只需率领大军为我压住阵脚,不让他们围攻贫道,这仗咱们就赢定了。”
李承业赶紧劝道:“仙长不可轻敌,别人不谈,单说那通城虎薛刚,他不仅有着待诏修为,还有各种诡异的法宝,令人防不胜防,一不留神就得吃一个大亏。”
“三齐王休长敌人的士气,灭咱们自己的威风。”净山道人不满地说道:“薛刚是待诏,但贫道也不含糊,我入待诏都近百年了。就算他一出生就是待诏,能有我功力深厚?至于他众多的法宝……”
“怎样?”
“王爷,请上眼了!”
说着话,净山道人拿出了一个金环,随手掷出。
那金环甚是诡异,迎风一晃,既不变大,也不变小,而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霎时间变成了三十二个。
光灿灿,亮堂堂,三十二金环围着大厅转了一圈,最终合为一个又回到了净山道人的手中。
李承业看了,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净山道人这是在玩杂耍吗?
他迟疑道:“恕小王眼拙,您耍这个圈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