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赴死军的老兵早把叉子捅进敌人胸膛,奋力抵着鞑子的身子前进,疯狂的大喊着:“鞑子去死,赴死军才是天下第一,老子才是最能打的……”
“想打败我们,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去吧。”老兵踏着敌人的尸体拔出叉子,对着正在后退的清军大吼:“叫多铎过来,老子要亲手捅死他个王八操的……”
日头渐渐没入地平线,赴死军战士踏着满地尸体追赶,清兵已经接到全线撤退脱离接触的命令,正尽力掩护主力从容脱离战斗。
“我日你个祖宗,有种的别跑,再来。”
对于渐渐聚集起来的清兵,李四也及时的命令赴死军返回。
敌人只是进展不利的有秩序撤退,而不是仓皇的溃败,还远远不到乘胜追击的时候。
西边已经看不到日头,只有一抹红云绚烂如血。天色渐渐昏暗,一直在耳边回响的呐喊厮杀之声已经逐渐远去。微风拂过,在带来一丝清凉爽意的同时,也让浓重的血腥弥漫开来。
阵亡者相藉,横尸遍野。
尤其是在拒兵壕附近,无数赴死军的尸体层层叠叠,以扭曲到诡异的姿势呈现在众人面前。许多战士至死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手里还抠着敌人的眼珠,嘴里还有撕咬下来的半片耳朵……
今日一战,最为惨烈,敌我双方都使出了全力、赴死军各营各队都损失巨大,有几个营已经遭受重创,减员数量让人心悸,活着的也是背创良多一身是血,观之无不触目惊心。
一面面认军旗依旧高高飘扬,战斗至今,赴死军还没有取消任何一个建制,骨架依旧。
赴死军的血气还在,胆气更雄。
激战数日之后,赴死军终于挺住了最为惨烈血腥的一天,身后的水陆生命线依旧保持畅通无阻。
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纷纷走上前来,从尸体堆中找出自己的战友……
空气中带着一丝燥热和血腥,无数慷慨男儿热血好汉把他们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扬州。
“但愿日月常照苍天,莫忘同胞鲜血满地。”李四把一面面日月血旗覆盖在阵亡的将士身上,心中悲痛难以言表,唯有肃穆的跪倒以头触地:“万千弟兄化为雄鬼,英灵附于我战旗之上,亲眼看着我等未死之人走完你们未曾走完的路程,总有一天,终于会有那么一天,我会让你们看到咱们所走的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身后无数战士手持铁叉单膝跪送战友,苍凉悲壮之情无以附加。
李四起身,迎风展开一面日月血旗,就那么背对赴死军的万千将士,高声呼喊:“日月长存不落,同胞鲜血满地。不斩尽外敌,绝不封刀。”
“去死!”
无数雄壮豪迈的声音齐齐呼喊,如闷雷一般滚过空空旷旷的疆场。
赴死军之后,无数赶来增援的人们看到如此情形,心潮为之澎湃,胸中热血早已鼎沸,跟随着赴死军的呐喊大声呼号:“去死!”
“去死。”
刚刚赶上来的唐王和他身边的绿林豪杰一个个如同癫狂,纷纷快步上前,加入赴死军的队伍跟着大喊。
沿着运河撤离的万千百姓最知道这一战的惨烈,也最牵挂赴死军。因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汉子们正用生命来保护他们,为了让他们活下去,无数壮士化为雄鬼,无数血肉之躯成为一缕英魂。
“小老儿这一辈子没有白活,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英雄。”须发皓白的老者早已跪倒在地,遥拜赴死军:“但只要我这一族还有一男一子,绝不断了赴死军的香火血食。”
万万千千正在撤离的百姓也都停下脚步,齐齐拜谢赴死军的活命之恩。
“今日壮士等全我之家,他日若有驱使,断不敢辞。”
“神仙佛爷保佑不了我们,只有赴死军才能保佑我等,还信什么狗屁的仙佛?赴死军就是在世的救星……”
在十万大军围城之际,放眼天下,哪个敢援?唯有赴死一军。
大道理人们知道的不多,可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真
老百姓们都看着呢,还能不知道应该向着谁?
老百姓的心思也单纯,也热切,谁在空口说白话,谁在实打实的硬拼,百姓心中已有定数。
“老子送了娃娃婆姨过江,就回来和赴死军的弟兄们并肩战斗。”
“去他娘的吧,老子反正是光棍儿一条,吃了上顿儿没有下顿儿,早死晚死还不是一个样?老子不走了,和赴死军的弟兄们作伴儿打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