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甲申日口诀 > 第165章 暗流(第4页)

第165章 暗流(第4页)

最为集中的还是“二师兄”这个封,二十来天的功夫里,李四就成了这些宗社会党的“二师兄”了。

不管是信老~母的,还是信赤脚大仙的,都认了李四这个“二师兄”,仿佛这位大明的忠诚伯就是所有神仙的公共弟子一般。

那些得了风头水头的大师兄们,在烧香吞符的时候总要大肆显摆一番:“刀枪不入通透铁骨,不过是微末小技,我受天尊传法之时,李四刚刚拜进师门。天尊看这个弟子心诚血热,这才同传了我和你们二师兄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真本事。不过你们二师兄终究是入门晚了一点儿,师门的仙法要诀没有我这个做大师兄的精湛纯熟……”

把李四当成一面金字招牌,当成是自己的小师弟,看起来是荒谬到家的言论,可偏偏就有许多愚夫村氓相信,很能聚起一大批的人手和香火。

尤其是赴死军方面一直保持沉默的情况下,李四似乎是默认了这个二师兄的头衔儿,更让许许多多的“大师兄”们上蹿下跳,卖弄起十分的本事:“师门二弟子乃是天尊亲封,即便是成了忠诚伯,也不能不认我这个大师兄。大伙儿跟着我起事在先,过不了多少时日,你们二师兄也会率部来投……”

一听说李四这个“二师兄”也会过来增援,大伙儿地气也就粗了胆儿也就壮了,闹哄哄的举着铁锨木棒就敢攻打县城……

这些狗屁不是总社会党都知道抓住眼前地大好时机,那些很有几分战斗力和作战经验的流寇闯军自然也不能落在后头。

历经数次清缴,已大伤元气的闯军残部,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是李闯的本部人马,而是地方上地武装力量打起了李闯的旗号而已。因为有这个优势,才能在清军几次剿杀当中芶延残喘不至于灰飞烟灭,眼看着风头又要起来,也准备大显身手。

无论从哪方面讲,这一部分人马的实力都远在那些乱七八糟地会党之上。至少他们还知道在暗自筹划布置积蓄力量,只等着在最合适的机会出手……

在这种情况下,开封城每也是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整个黄河以南的清兵凑起来也不过五千上下,而且是分散在各地,开封能够调集的满洲兵连两千也不到,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罗锦绣地镶蓝旗汉军。凭这点力量就想击退赴死军,完全就是白日做梦。最大的倚仗还得是数以万计的新附军。

罗锦绣很清楚这些新附军的墙头草本质,真要到了开战的时候,他们不临阵倒戈就是万幸,指望他拼死作战就真是傻到家了。

豫亲王多铎是怎么败的?与其说是败于赴死军之手,还不如说是败在新附军手里。连多铎都无法驾驭这些新附军,罗锦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地。

所以尽可能的把这些地在各地的新附军收拢起来,放弃外围,死守开封。

即便是这样,赴死军地步步紧逼依旧让开封城里人心惶惶,尤其是这些新附军,心里肯定也有这样那样的心思。罗锦绣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再宣扬满洲战兵正大举来援,以稳定军心,同时强令河北(

地驻军尽快增援。

河北的卫辉和安阳等地都有相当数量的战兵,从赴死军攻打归德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意在开封的架势。在这方面,罗锦绣也算是早准备早下手了。

“给摄政王的告急文书……”早在半月之前,罗锦绣就知道仅凭黄河以南的这点兵力,根本就挡不住赴死军,所有求情就近调集大名等地州府的兵力过来增援。

“开封为黄河门户,摄政王不会不知开封的重要。算着日子,也该有个回信了……”

就算是把黄河以北的兵力调集过来,能不能守住开封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罗锦绣还在要求增兵。可毕竟是河南的巡抚,调集直隶的兵力还需要北京中枢的批准。

北京,慈宁宫大堂。

佛堂里香烟缭绕,齐,几名皇家比丘尼正唱颂经文。

孝庄皇太后实不怎么信佛,别看她整日佛号不断念珠不离手,其实也是不怎么相信这个。之所以喜欢在这大佛堂里呆着,最主要的还是喜欢这种气氛。

尤其是佛家颂经的那种声调,总能让这个女人心神清明,思路敏捷。

磬响钟鸣声中,尽管面摆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孝庄的心思其实根本就不在什么这些经文上面。

脑海中回响的却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评语。

“可用其勇,万不可委以枢密!”

这句话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次在很私下的场合提及。现在的孝庄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从皇太极驾崩的那一刻起,多尔衮所展露出来的野心就让这个蒙古女人目瞪口呆。

不是说好要扶助福临为帝的么?为什么还要吞并镶黄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的自立为皇?

好在那个时候还有郑亲王等老派满洲实力的牵制,更有豪格的争夺,多尔衮终于没有如愿,还是立起了福临小娃娃。

可这已经不是当初孝庄和多尔衮密谋的那种结果,因为这是多尔衮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巨大压力之时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孝庄本就不是一个沉溺于后悔之中顿足捶胸地女人,虽然现在的多尔]愈发地飞扬跋扈,且时时有不轨之心,可自己不择手段的委曲求全,终于让这个野心极具膨胀的多尔衮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