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笑着摇头,“没有,只收了个不算弟子的书童。
以前是为了避嫌,现在回头来看,确实错过了几个好苗子。”
陈曹又问,“孔先生,你在这里,是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
孔明笑道:“只要是我想知道的,都可以知道,不过未必全是真相。毕竟有些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句话孔明没有说,从离开小镇起,他就失去了这份“心镜照彻天地”的神通。
因为有人取走了那块镇圭,那是儒家亚圣之一留在小镇的信物,也是大阵枢纽之一。
陈曹犹豫了一下,仍是忍不住问道:“孔先生,你如今是啥境界,有没有跻身上五境啊?
还有,先生你坐镇这方天地,真的能够天下无敌吗?
当然,先生如果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我就随便问问。”
孔明果然不回答。
少女翻了个白眼,不再说话。
孔明有意无意放慢脚步,转头望去。
少年眨了眨眼。
中年男人也眨眨眼。
孔明会心一笑,不露声色地悄悄加快脚步。
君子成人之美。
一起走出很远后,孔明停下脚步,笑道:“我就不送了。”
站在原地,满鬓霜白的中年儒士,望着渐行渐远的身影,沉默不言。
他走出一步。
孔明瞬间来到那块斩龙台附近。
儒家圣人,皆有一个本命之字,独占魁首。
世间任你是谁,只要写到、用到、念到此字,便能够为那位儒家圣人增加一丝道行修为,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孔明是例外。
不是一字没有,而是有两个。
且字之意味极其悠长,境界极其深远。
孔孟之道,
明公正气。
所以他才会被贬谪到这方小天地,与外边大天地完全隔绝。
虽然孔明不过是儒家三学宫七十二书院的书院山主之一,但是孔明确实不能以常理待之。
这个面对正阳山搬山猿屡屡挑衅羞辱、却没有任何反应的窝囊读书人,闭上眼睛,默想“明”字第二笔,然后伸出并拢双指,在空中轻轻往下一划。
那块坚不可摧的斩龙台,瞬间被对半切割成两块。
孔明一挥袖,两块齐整大石,一块落在金师傅的铁匠铺子,另一块则出现在金城巷一栋小宅里。
孔明做完这一切,陷入沉思,如围棋国手陷入长考,之后站在细密雨幕当中,最后已是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孔明也未回过神来。
一直被小镇百姓喊作先生的孔明,在此时此刻也在想着自己那位韦编三绝却被赶下台踢出文庙的先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