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派他们来打头阵,难道不知道纪楚尤为难缠?
纪楚让他们稍安毋躁,开口道:“我们的建筑材料,绝对会比外地便宜,而且会给边关优惠。”
纪楚不肯吃亏的名声大家都知道。
而他说话算数的名声,更是清楚。
他说优惠,就不会故意涨价。
只听他又道:“而且不止仙阳,善钦两地百姓去修城墙,陇西右道,甚至整个陇西的人都能过来修,待遇都一样。”
如果这么算的话,其实这两个穷州,也不会占太多便宜的。
各地官员还在争论,谁占的份额多谁占的份额少。
而一旁的颜知事则睁大眼睛。
如果以五州府来区分份额多少,确实有人吃的多有人吃得少。
那换个角度呢?
如果以穷人跟有钱人来看呢?
纪大人这么做,倒像是把收上来的税收,再以另一个方式返还给百姓。
尤其是穷苦百姓。
毕竟去边关修城墙这种苦差事,有钱人,稍微有点家底的人,绝对不会干。
反而是穷人觉得是个机会。
就看永锦,咸安,仙阳,善钦的反应就是。
前两者对做工的事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产业,而且他们的税收也集中在这些产业上。
后两者官员则是高兴的,估计回去就要组织人去修城墙。
这哪里是富地方补贴穷地方,分明是让税收高的地方,补贴穷人。
经过这么一循环,不仅边关将士们得到补给,还能让普通人挣到钱。
放在之前,颜知事是想不到这些的。
可他在纪大人帮助下,开过被服作坊。
其实被服作坊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但纪大人就是把所有活计平摊开。
技术工只做技术,其他不用技术的岗位,则找些身有残疾,或者年纪大的人。
并非故意压榨后者,而是要给大家一个岗位。
这个疑惑放在颜知事心里,等其他官员走了之后,才敢说出来。
“大人,您就是想让普通人挣到钱吧?”
纪楚意外地看他一眼,李师爷也没想到颜知事反应这样快。
说起颜骥颜知事,他跟当年曲夏州礼司主事周大人是亲戚。
也因为周大人跟纪楚做的局,才抑制棉花的价格。
颜骥为了给棉花“洗脱”名声,执意要来曲夏州。
之后知道原因,就纪大人佩服不已。
故而他能猜到这一条,其实也不算意外。
纪楚微微点头:“无论是各地油菜作坊,还是依靠棉花起来的各类作坊,都是少数人在赚钱。”
甚至缝纫机,以及链条车,都是少数人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