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暂时住在了客栈,杨天青身上的银钱也不多了,也只得暂时在翠霞镇落了脚。
杨天青出去打听商队,让金元先躺在床上歇歇,现在天热,他们晌午头不赶路,怕日头太大晒中暑了。
金元乖乖听话也不添乱,和杨顺在屋里老实待着。
杨天青出去转了一圈打听出了消息,前面这会儿正打仗打得厉害。
前面就是随州了,过了随州就到了瓜州了,他们也快到了,现在前头过不去了,天也越发热了起来,杨天青三人只得暂时在翠霞镇落脚。
金元都听杨天青的,虽然他也很想他娘,但天青哥哥说了前面不大安全。
杨顺一听反倒松了口气,只是不敢说出来,谁爱东奔西走呀,找个地儿过日子也不错啊。
要暂时在翠霞镇落脚,住客栈是不划算的,杨天青把他身上的银子铜板都给倒了出来,点了一下只剩了一两多些。
金元也把自己的钱袋子给拿了出来,“天青哥哥,还有我的!”
金元有两吊铜板,加起来或许能租上个房子住住,杨天青金元齐齐看杨顺,杨顺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等,等你两的不够了再花我的。”
金元朝他噘嘴,“小气鬼。”
“说谁小气鬼呢,老子的钱可都是血汗钱,可不得省着点花了。”
杨天青牵着金元出去了,“走,我们出去转转。”
杨天青打算等天凉快一些了再走,那时候说不定前面也能过去了,随州都打起来了,离随州近的瓜州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金元跟在杨天青身旁蹦蹦跶跶朝着走,“天青哥哥,我们要在这住多久呀?”
“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遇见商队了我们就提前走。”
他们这会儿都入了江南一带了,小镇也明显和河清县那边不同,这边水田多,一路走来都是稻田。
翠霞镇也漂亮,不少房子都临水而建,水面上飘着来往卖东西的小船,船上放着各种新鲜的瓜儿。
一派南方水国风光,和他们那地儿大不一样。
金元跟着杨天青身旁也转着脑袋看,“天青哥哥,这地儿可真漂亮。”
杨顺也插嘴说道:“好看又安稳,要是能住在这一辈子也不错了。”
“那不成,我还要找我娘呢。”
杨天青问坐在门口纳凉的婆子哪有房子要租,问了几个还真问到了,小巷子里有处空房子,那家的主人要往外租,一个月要五百文的租金。
金元头一次见到临水而建的屋子,进去之后很是好奇,不大的院子带着两间房,后面临着水,有台阶可以踩着下去洗菜洗衣裳。
“天青哥哥,这里好漂亮!”
杨天青见这地儿的租金不算太贵,租上一个月手上还有些闲钱做个小生意,屋主见是三个不大的小孩还给他们便宜了一些,“这屋里的锅碗瓢盆都能用,也省得你们买了,直接就能住了。”
杨天青道了谢,三人就先在小镇落了脚。
三人中最高兴的就数杨顺了,终于能安安稳稳睡觉了,谁乐意风餐露宿的,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金元也很喜欢这个小院子,跑来跑去两个屋子都给转了一个遍,“天青哥哥!我们这个夏天都要在这住吗?”
“嗯,等天凉快了再走。”
屋子里的桌椅板凳都齐全,杨天青打开后门拎了水进来,金元也撸起袖子帮着一道擦桌子一起。
现在虽然天热了起来,但临水的屋子总是凉快一些,刚打上来的河水也凉飕飕的,手泡在里面很是舒服。
金元手上拎着湿抹布跑前跑后地帮着干活,他会擦东西,在船上的时候学会的,跟个勤劳的小蜜蜂似的团团转。
三人就这么暂时在这落了脚,院子里有个不大的小石磨,杨天青那会儿愿意租这个院子也是看上了那个小石磨,在这差不多要住上两个月呢,总得谋生不是。
杨天青手里剩下的碎银子买了柴米油盐,杨顺磨磨唧唧掏了铜板买了黄豆。
灶火生起来,三人就落脚在了翠霞镇。
早上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推开窗子吹散了屋里的燥热,金元踩着鞋子从床上下来了,这会儿日头还没出来呢,金元习惯一起床就喊人,“天青哥哥!”
不用喊人他也知道杨天青在院子里忙活呢,能听见推磨吱呀吱呀的声音。
金元风风火火起来舀水漱口洗脸,自己拿着梳子给自己扎个有点歪的小发髻,去年他就不让杨天青给他梳总角,觉得他是个大孩子,梳总角让人家笑话。
杨天青也顺着他,虽然觉得还是小孩子呢,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就给他束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