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的议论。
而柴瑞只是等着众人说完。&ldo;说完了吧。我想大家应该注意到安禄山现在和李隆基打的不可开交。我们现在就应该尽量减少安禄山对我们的戒心。而在此期间,我们必须不断的壮大。&rdo;
壮大自己。
才是最好的自保。
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之时,才会让敌人不敢轻易的动自己。虽然现在柴瑞实力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在安禄山、李隆基面前,柴瑞那点兵力实在有限。固守一座城池可以。可是想要守住整个剑南道的话,怕是非常的不足。
虽然现在参军的积极性比以往要提高了许多。可是对于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参军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以剑南道的人口,只要稍微征兵,三十万大军非常的容易。
剑南道有群山绵亘,阻隔了内乱。
一直以来都少受战争波及。而且四川盆地更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口自然众多。可是柴瑞却只要2万将士。其中不少是跟随司徒雷霆的剑阁部和跟随耶查不刚的吐蕃人。
真正的剑南道当地人却为数不多。
就是在郭子仪强征了一次,也只是不到三万人。这些人大多是因为担心益州被攻破,才勉强的响应了郭子仪的强征。
等到南诏大军一退之后,不少人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不足五千。
这固然不是郭子仪的错。
也不是这些士兵贪生怕死。
这是社会环境的错。自古以来,当兵的下场大多是死在异乡。当兵,只要在生计没有着落的情况下才会去混口饭吃。
柴瑞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就必须有一支强悍的部队。而中原大地如此辽阔,就是想要完全控制剑南道都必须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否则就连弱小的南诏都不会把柴瑞放在眼中。
第二百六十七章社会契约论
想要百姓真心的辅佐自己,想要让百姓自愿的参军,对其他人来说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不过这点对于柴瑞来说,并不是非常的难。
&ldo;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rdo;,李闯王只所以能够迅速的得到百姓的盲目崇拜,就是在李闯王举世之时,以不纳粮为口号。百姓的眼光非常的短,只要给他们实惠,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爱戴。
而柴瑞,分过田地,减过税赋。早就得到了剑南道百姓的拥戴。否则的话,不会如此短的时间内,郭子仪就可以征集那么多壮丁。
现在柴瑞所要改变的就是,这些参军的壮丁的思想。
必须要这些人明白自己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