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的锣鼓声被敲响,那被拘束了一天的孩子们,像是要归家的小鸟般,挎着布包,欢快地跑了出来。
叽叽喳喳,拥挤在学堂门口。
门口的小贩们竖着糖葫芦杆,画好了小糖人,摆好了蜻蜓玩具。
一瞬间,就被孩子们的身影所推拥。
童声稚嫩,天真活泼。
“我要糖葫芦!我要糖葫芦!”
“我先来的!给我一串大的!”
“那我也要!我也要!”
孩子们高高兴兴,小贩们也高高兴兴。
收钱,给糖葫芦。
夕阳西下,屋檐罗布,暖黄的阳光铺洒了整片大地。
孩子们如潮水般涌出来,很快又如同潮水般,散开。
挎着布包,三三两两地,回家。
分散到小镇各家各处。
小贩们卖完了东西,也都满意地收摊。
背着东西走了,留下了那满地的糖葫芦竹签。
无人收拾。
很快,夜幕暗了下来。
学堂前挂着的灯笼,亮着,照亮了大门前的路。
行人来来往往地走着,各家各户也都飘出了饭菜香。
吆喝着,叫在外面玩的孩子回家吃饭。
学堂的大门关着,没一会儿,就又开了。,!
只是,好景不长。
小镇里,渐渐开始流传出了妖怪的议论。
那帮被吓到尿裤子的小孩儿,回家后,一直嚷着有妖怪。
还说是会吃人的大妖怪,长着一张狐狸的脸。
这要说只有一个孩子这样嚷嚷,大人们可能还不会在意。
但一帮小孩儿都嚷嚷着有妖怪,还信誓旦旦地。
这让大人们不得不注意了些,议论也就流传了起来。
一直传一直传,传到小镇里的人都知道了。
议论纷纷,妖怪的事情,也闹得沸沸扬扬。
少年走在街上,都能听到别人对他的指指点点。
说他家有狐妖,有一只邪恶吃人的狐妖。
他养了狐妖,他也是个怪物。
说不定,他也是只妖。
少年一路听着,背着背篓,低头。
无视。
全然无视。
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一言不发,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