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不一样的。
书房里,备有软榻,范建偶尔也会在此歇息。
书房外,竹林在清风里微微晃动,响起沙沙声。
似乎要掩盖屋内那不时传出的低声娇喘。
劳累后,身心放松。
“老爷,江南之战,有太子在,不会有事的。”柳如玉声音有些沙哑,似乎有些感冒。
“就是有他在,我才担心。”范建说道。
“为什么?”柳如玉很是不解。
太子之能,整个京都都知道。
如今,他携天子剑出征,抵御倭寇,是最佳人选。
既如此,何来担心?
范建想起那日在御书房,李承乾的反应,说道:
“不知为何,这位太子殿下,对倭寇似乎十分深恶痛绝。
所以,他此下江南,不是抵御倭寇,而是要打到倭国去。”
“什么!”
柳如玉闻言,大为震惊。
这种念头,她想都不敢想。
“若是简单抵御,将倭寇驱逐出海,驻守沿岸,或许还行。
但是,若要出海,与倭寇作战,甚至打到倭国去……”
后面的话,范建没继续说。
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那与送死无异。
“太子不至于如此草率行事吧?”柳如玉问。
“那日在御书房,他就是这般说的,可以,包括陛下在内,所有大臣,都并未在意。
可是,我留意到了太子的神色,他是认真的。
所以,我才担心啊。
范闲跟着他,只怕也难免涉险,生死难料。”
柳如玉忽然不说话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江南之战,可就难说了。
出海作战?
庆国的军队,可都是旱鸭子。
即便有水军建制,可是,也仅仅是凑数罢了,毫无战力。
“希望太子不要犯浑吧,真的出海作战,真是让人担忧啊……”范建长叹一声。
“老爷不必担心,范闲定会吉人天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