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人来说,他们的记性没那么好了,学东西有些费劲。
对小孩来说,他们记性是好,但是基本上坐不住的,精心学习的不多。
村里二十多户人家,也就89个人,这没加九叔公的大儿子。
真正跟苏香现在年纪差不多的女人,也就14个,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多数属于家里大人都在外面的,留下小孩给爷爷奶奶带。
这个情况也不算特殊,不出去不成的。
村里的地不算肥沃,在种子产量不高的现在。
年轻人去外面还能有不一样的发展,要是留在村里,估计得挨饿。
其实以前这个村子住户还要多一些,只是陆陆续续搬走了。
或者说,老人没了,房子也塌了,年轻人不回来了。
两个外面过来的扫盲干部,组织起了扫盲活动。
村里的大家在沙坑边坐着,由两个扫盲老师轮流教导识字。
现在还没开始弄忙,所以每天要学习半天。
对于这个节奏,苏香觉得有点慢了。
本身她就都会,所以这些有点没有挑战性。
苏香交代了大虎他们五个好好学习,学好了到时候她做大餐吃。
对于大虎他们,苏香也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学学的。
现在想认字什么的,不比以后教育普及。
为了去外面不是睁眼瞎,不轻易被骗,学习还是不能放下的。
苏香的话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大虎他们上课还是认真了的。
扫盲老师教的,他们还是都记住了的。
苏香为了大虎他们,在家里做了一个沙盘,让他们在上面写写画画。
虽然有钱可以买纸笔,但是也不是现在。
苏香计划了,到时候继续去弄点旧报纸回来。
一边方便几个孩子认字,一边也能节约些纸张。
到时候只要买几支笔回来就好了,也方便他们拿笔写字。
苏香这么想的,之后去县里也是这么办的。
等到苏香将旧报纸和笔带回来,扫盲的干部都直夸苏香聪明。
铅笔成了村里孩子的心头好,就算不爱学习,也想要要一支铅笔。
苏香注意到了,基本上的男孩子,还是都能得到满足的。
但是,女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没有。
对于这重男轻女的现在,苏香除了摇头也做不得什么。
这个是这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