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很不错了,谢谢您想得这么周到。”
“年轻人嘛,干工作要有热情,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记住,而且要永远记住,咱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全镇的百姓,要对得起这份工作,要对得起培养你的人。”张冠强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傅士雷。
傅士雷感觉青春的热血在胸中沸腾。有这样心系百姓的干部,有这样关心下属的领导,何愁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何愁今后不能有所作为!
李科长的办公室在一楼,门虚掩着。傅士雷刚敲了一下,里面就传出瓮声瓮气的声音:“进来!”
办公桌前,一个五十岁出头儿的男人正在穿一件旧工作服。此人身材魁梧,剑眉环眼,酱紫色的脸上满是麻子,硕大的酒糟鼻子分外显眼。这长相,让人一看就发怵。
还没等傅士雷说话,那人劈头就问:“你叫傅士雷,是刚分来的大学生?”
“是我。”傅士雷看了看四周,发现确实没有别人了,便问,“您就是李科长?”
“怎么的,不像?”李科长两眼一瞪,显得不太友善。
傅士雷心里一紧,忙说:“像……像。”可他心里真不明白,科长怎么会是这样的打扮。
“别吞吞吐吐地跟我玩心眼儿,你心里想说不像,可嘴上非说像,这说明你小子可够虚伪的。得,不跟你闲扯了。刚才张冠强打电话来,让你到我的科室。咱先把丑话撂在前头,到我这儿可得能吃苦,别像前边那几个,没干两天就哭爹喊娘、偷懒耍滑,最后托关系,找路子,非调走不可,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现在就走人。”李科长眼光犀利,话里不带一丝温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傅士雷没想到李科长说话这么硬,但自己就是来工作的,怎么会怕苦怕累呢?他正色道:“请您放心,我是农村出来的,不怕干活儿。”
李科长的眼里露出一丝暖意:“好,那就看你今后的表现吧。你刚来,今儿放你半天假,安排安排住处,买点零用的东西,明天早上八点上班。你的办公室在对面,咱们处室的另外两个同志都在那屋。你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李科长走到对过儿,对里面的一男一女说:“咱科室又来新人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他叫傅士雷,是新招来的大学生,人看着挺实在的,可说话还是有点虚。以后你们多照顾他一下。”
那两个人站起身,冲傅士雷点了点头。
李科长指着那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说:“她叫杨清美。”又指着那个三十出头的男同志说,“他叫方华。他们俩是这里的老同志了,工作上的事你问他俩就行。”
傅士雷急忙打招呼:“杨……”
他想喊“杨清美同志”,感觉不合适,又想改口喊“杨科长”,显然也不符合实情,就这么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杨清美笑着摆摆手:“别为难了,就喊我‘杨姐’,喊他‘方哥’吧。”话里透着直爽。
傅士雷礼貌地叫了一声:“杨姐、方哥。”
那两个人点头答应着。
李科长说:“剩下的事你们安排吧。他要是块干活儿的料,就好好带带他,要是还和以前那几个一样,你们就别管了,我负责把他退回去,咱不要那种废物。”说完,面无表情地出去了。
杨清美给傅士雷搬了把椅子:“小傅,坐。我跟你说,在咱这儿没别的,虽说活儿累点,但感情真诚,不像其它地方,活儿不累,可心累。”
方华看了看办公室的布置,说:“杨姐,先别跟小傅说这些呢,给他弄个办公桌吧。”
“对,你看我,见了大学生就想多说两句。这样吧,小傅,你跟方华去搬办公桌,等这儿安置好了再去收拾宿舍。”
方华带着傅士雷去仓库搬了张桌子,杨清美从盆架上拿了块抹布仔细地擦着。
傅士雷想抢过来自己干,方华说:“你就让杨姐擦吧,她是个热心肠,对待同事跟自己的亲人一样。就是说话太直,经常得罪领导,要不,不会调到咱们科室。”
傅士雷心里“咯噔”一下,暗想:“难道业务管理科不好吗,不然他怎么这么说?”
正寻思着,对面传来李科长粗重的声音:“收拾完了吗?该出发了。”
杨清美擦好了办公桌,回应道:“李科,行了。”她转头对傅士雷说,“小傅,你自己再收拾收拾,我们出去了。收拾完,把门锁上,就去宿舍吧。”她递给傅士雷一把钥匙,之后和方华换上工作服,跟李科长一起走了。
傅士雷把地擦了一遍,看了看,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就锁好门来到楼外。他刚扛起行李准备上楼,就见李科长、杨清美和方华每人驾驶着一辆垃圾清运车从后院转过来,每辆车的后斗里都坐着五六个人。看门大爷打开大门,三辆车快速地开了出去。
傅士雷很纳闷,问道:“大爷,他们这是干什么去呀?”
“干活儿去。镇子北面有一个蔬菜批发市场,那些小商贩每天都把烂菜倒在市场边上,时间一长,都快堆成山了。这天一热,就往外冒臭气,附近的居民有意见,上边就让咱单位的人去清理,都干了好几天了,听说快清完了。”
“李科长还亲自去呀?”
“你不知道,每次劳动李科长都和大家一起干,现在人手不够,他们科室的人还都是司机呢。这李科长可是好人哪!可惜……”大爷不再往下说,只是无奈地连连摇头。
傅士雷有点发懵,没想到自己应聘到环卫局就是干这些,这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但转念一想,既然来了,就要赶快适应工作,争取干出一番成绩,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们不是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只要好好干,到哪儿都一样。人家李科长都这么干,自己刚参加工作,就更得事事抢在前头。
他扛着行李,三步并作两步上了四楼,到了宿舍门口,听到里面有几个人正聊得热火朝天。见傅士雷进来,聊天的三个小伙子随即停了下来,一齐把目光转向他。
“你们好!我叫傅士雷,是刚分配到这个单位的,初来乍到,请多关照。”傅士雷热情地打着招呼。
三个人立刻又活跃起来,纷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