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凡人消耗修真者,愚蠢至极。
“如果真的遇到处理不来的……圣人谢衍才是仙门之主,我们尽让中洲修士先出头,至于我们,完全可以拖延拖延。”
宋澜有些不愉,他正需要声望,去摆脱这些老不修对他的控制,此时勉强道:“但是中洲遭劫,我们也得派些人马去支援,师尊云游之前叮嘱,要重视与儒道的血盟关系……”
他说到此处时,忽然想起一人,他大概知道最佳人选了。
叶轻舟急公好义,豪侠心肠,是支援的最佳的人选。
他也最需要此时将师弟调离道门,避免他在东洲营造太高的声望,反而教他们不使全力表露的那么明显。
宋澜袖手,意味深长地道:“给叶师弟送信,告诉他,点些长清宗弟子,去一趟中洲,支援儒道血盟。”
*
百家之中,墨家和法家素来不合,是老对头了。
若说源头,这得追溯到圣人还是散修,道祖还是仙门之主时。
彼时修真者不像今日这么多,都在避世修行。
中洲也根本没有“儒道”的概念,即使传承了上古的学说,百家宗门的势力还是打不过中洲林立的各种世家宗族,又不曾出现过“团结”的概念。
墨非和韩度,尚年轻气盛。他们自少时就被作为继承人培养,是“别人家的孩子”,典型的对照组,向来不对付。
但是学说继承自上古,他们自傲于先贤,又彼此不服,甚至放出豪言壮语,道:“让我们服气某个人,皈依于某一道,开玩笑,怎么可能?”
“中洲百家各有傲气,学说又截然不同,注定是一盘散沙。”
继承了宗门的他们,在百家之乱中趁势而起,寻找宗门发展的机遇,昔日死对头,越发的看对方不顺眼,甚至发展到势同水火的程度。
直到他们,在百家之乱的末尾,见到那位刚刚建立儒宗的年轻圣人。
彼时的谢衍,登上圣位时日不久,连他一手创立的微茫山儒宗也异常年轻。
“听说,又有名士归于儒宗了。”
“冲着圣位去的吧?”
“圣人谢衍还放出话来,要在中洲建立‘儒道’呢。”
“建立道统,这可比开辟宗门难多了。”
众人纷纷看笑话,“不说别的,中洲百家与世家大族,他搞得定吗?”
韩度自然听到流言,看似感兴趣,实际内心却不屑一顾。
“上古时,法家自成一派,与儒者又不算和睦。教我去跟着那位‘圣人’建立儒道,还以他儒门命名,嗤,怎么可能?”
在与老友墨非对骂时,韩度也从这位一心沉迷墨学的死对头口中,听到他对儒的反感。
“上古时的儒,强调什么礼乐尊卑,还是把人分三六九等,真是无聊。”
墨非拧着机关甲的零件,道:“我们墨家以‘兼爱非攻’为道,可不兴他这一套。若是圣人谢衍上门做说客,我若是听的不高兴,连圣人的面子都不会给,非得把他赶出去。”
他们想的很好,直到圣人,真的登门的那一日。
仙鹤盘旋,白衣纷飞。
那人乘风而来,飘逸不群,宛如临江仙。
“树欲静而风不止,中洲仙门将变,我欲与诸君重现——”
“上古时期,诸子百家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