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天资虽好,武道之路却更不易闯。”
天资好,反而不易武道之路?
对余峰来说似乎完全相悖的一句话,让他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但他并未出声询问,等待塔灵老人的解释。
老人也不是故意卖关子吊人胃口的主,清清嗓子,直指余峰疑惑的核心。
“古言,一心一意。”
“心是武道之心,意是武意。指的便是,一心一意者,才可登堂入室,这并非虚言,反而道理极深。”
“滔滔江河,若沿一线入海,波涛齐天,当是一番波澜壮景。但若分支而流便成溪,入海无痕。”
塔灵老人的话由繁入简,余峰听在耳中画面感极强,当即领会七七八八,闭口不言,神色却已然严肃起来。
他讲的道理,余峰懂了。
一心一意,往往会取得惊人的成效,愿意无他,心诚意坚,可破金石。
但三道同修,不说你有没有这份毅力,即便是有,修炼资源、精力甚至寿元都会成为你修武道路上的桎梏。
与此同时,武塔老人再度开口,为自己先前一段话盖棺定论。
“古来三道同修者虽然不多,但长达数万年的时间长河,出现的也有不少。他们没有一人能登上武道巅峰。真人境,是他们最大的桎梏。”
为什么是真人境?
余峰锁眉沉思。
虽然心头疑惑,但他并未出口提问。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问了也是枉然。
他的武道修为太低了。
仅仅七品灵武,能不能晋升武师都难说,更别说再跨越一个大境界,荣升真人之列。这未来,太虚无缥缈。
“多谢前辈指点。”
余峰垂头沉默半晌,终于拱手执以师礼,表达心中的感激。
虽然这只是武塔的一道考核,但对于余峰来说,却犹如一盏明灯,三个问题向他清晰描绘了武道之路接下来的未知。
当然,究竟要如何选择,是则一路直行,还是三路同修,这就不是武塔老人所能决定的了。
这是余峰的未来,当然应由他来抉择。
“这关考核并无测评,所有历练者都能通过。老夫扎根于此,只是想给后辈些许提示而已。当然,听不听得入耳,还是你们的事。”
老人一脸坦荡,收敛脸上的所有表情,重新化为平淡。
只见他步履一迈,身前虽然是一道石壁,却隐入其中,消失不见。与此同时,一道通往武塔第二十二层的木梯出现在余峰眼前。
余峰视木梯为无物,眼神空洞,仍在沉思。
如何抉择?
三路同修,似乎遥无未来啊。
许久。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余峰终于长叹一口气,从沉吟中转醒,神色茫然。
他没有找到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