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主公,都督,田校尉回来了。&rdo;
哦,我看向周瑜。从野出前一晚,刺刃小队十名干将,连同我的近卫副队长樊定野及部分卫士,就全被周瑜撒了出去,几天来影儿都没见一只。
&ldo;让他过来。&rdo;
刺奸三校尉之一的田烈很出现在我们眼前。看他灰头土脸,满眼疲惫不堪的样,明显是缺乏睡眠。
&ldo;段校尉已进了宛城。武关方向,正如都督所料,是赵颖。&rdo;田烈大概实在累得狠了,汇报言简意赅,只对周瑜一人。没有刻意把我也加到被报告的对象之内。所以内容方面,我不是很理解。
当然,我也没问什么。不是时候。
周瑜点了点头:&ldo;你先下去吃饭睡觉。今天没你的事了。&rdo;
田烈应了,向我咧了咧嘴,做个苦笑地神情。我摆摆手,让阿昌带他赶紧下去歇着。
扎好营寨已是正午左右了,吃过午饭,我正在自己帐里闲坐消食。帐外人影一闪,阿昌慢慢蹩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别说,这家伙烹茶还是挺地道的。
&ldo;爷。请饮茶。&rdo;
我道:&ldo;嗯,放下吧,等会儿喝。&rdo;
阿昌应声是,把茶放在几上。
我看他磨磨叽叽。问道:&ldo;还有什么事啊?&rdo;
阿昌犹豫一下。我忽然想了起来:&ldo;是了,你的事……嘿嘿,我没忘记呢。&rdo;
阿昌大喜,顺势问道:&ldo;爷。什么叫杀手锏?&rdo;
我心想:&ldo;这家伙想得到什么的时候,真是思虑周详,精细得很哪!我随口说了那么一声,他居然也听到了。&rdo;不过那句本来就是个引。难得他这么用心,我也不忍心继续耍弄他了。
&ldo;你玩过锏?&rdo;
阿昌肯定地点点头。
&ldo;小人精擅锏法。&rdo;
我心下一喜,很好。这下成了。
&ldo;去。把你的锏拿来我瞧瞧。&rdo;
阿昌应了。转身出去,到自己帐里去取备用兵器。
所谓锏。亦作&ldo;简&rdo;。因为其外观为方形而有四棱,形貌似书简而得名。这种兵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了,历史非常悠久,到唐宋时相当流行,列为十八般兵器之一,许多大将都会选修铁锏为护身短兵,著名的就是秦琼秦二爷。
但在汉末这个时代,由于将士的护甲普遍较薄,并不十分坚固,刀剑斩劈刺戳的威胁仍然极大,因此,别说锏了,就算是常见的铁鞭,也全被一同认做杂兵,俱非军中欣赏地武器。当时的兵器专家一般认为,军营里,有铁鞭作为这种又短又钝的杂器代表就足够了,因此,汉军中常见的三类九兵,有刀有剑有鞭,却没有锏。
因此,锏这种&ldo;非奥运项目&rdo;,就只能存身于民间武林之中。这样自然使得它流传地广度受到了极大制约。汉末三国时代,以鞭技闻名当时的武将还有几个,如黄盖、曹休、文鸯等,白风也精通鞭法,当然那是软鞭。但善于用锏的,确实一个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