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衍毕竟是尚令荀彧的嫡亲兄长。
有这么一层深深的关系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政变的关键时刻,荀衍能出现在尚台里……必定能挥出远少府这个职位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强大能量。
&ldo;真想不到,原来那个人,是三先生!&rdo;我由衷地叹息,心里不禁为迟早惋惜不已。
真是个没运气的家伙!
荀衍听懂了我话中的意思,双目微微一黯。
&ldo;很遗憾,那次我不在许都,不然,我们一定会成功的。&rdo;
说话间,我们默默又互相打量了几眼,一种名叫默契的感觉微然荡漾起来。
原来,这位荀衍先生,也是一位拥有强烈正统意识的名士,昔时与车骑将军董承等汉室死忠公开唱和,过从甚密。本来,他这种行为并不明智,在曹氏为王的建安朝廷中大遭忌讳,当建安五年初董承集团全军覆没之时,多少无辜受到牵连,破家灭族。但唯有他反而安然无恙,躲过了曹操的次建安大清洗。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是曹氏集团中二把手荀彧的三哥。
由于荀彧的存在,即使他没有插手甚至因各种理由而远离这次清洗,但很多人依然因为他而幸存。
荀衍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当时在少府中担任掌管笔墨和封泥的守宫令,在这兵荒马乱、严格军管的东汉皇朝末代,其实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多少大敌高山一般堆积在眼前的曹孟德根本无暇顾及这么一截鸡肋小骨头,尤其旁边还连接着荀彧这根有力的大翅膀。略微挨擦就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
所以看到查无实据,曹操眼都不眨,一抬手就过去了。
曹操丝毫没有意识到。他随意放掉的。是一头渴望复仇的猛虎。
董承等人的死亡彻底震撼了原本埋头苦干、很有些生气息的荀休若。他万万没有,之前一直表现出齐心戮力的建安朝廷,仅仅五年不到就露出了丑陋狰狞的本来面目。
痛定思痛,荀衍认定,汉室欲要中兴,先必须除掉逆贼曹操,为此,荀衍不惜联络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官吏、将领、名士、游侠、纨绔公子哥。三教九流,只要反对曹操,全都无所谓。
九人集团,由此诞生。
因为此,长乐宫卫尉陈讳、荆襄老名士蒯良、关中小名士法正、洛阳公子杨修、河内后起之秀司马懿、游侠王越、辽东大阀之主公孙谨、世家子弟淳于意、武卫营都尉韩毅、大将张绣的二公子张泉、袁氏谋主沮授,甚至后来居上的江湖郎中池早。纷纷被迅吸纳进去。
等少府出缺,荀彧推荐他任职时,九人集团,完全捏合成形,陈讳等核心成员都隐隐以荀衍马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