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也乐此不彼。
明红道:“这便称之为‘终南捷径’了。”
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不错,‘终南捷径’,可谓名噪一时。”
费无极道:“京兆府在我大宋虽说不是都城,可也算是一方名邑。
如若这般推论,嵩山岂不是洛阳的‘终南山’了。
武则天时代,许多仁人志士岂不会隐居嵩山,以图飞黄腾达。
可偏偏不是如此。
到了我大宋,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都是考取功名,来到东京。
他们一旦进京可不能退出,除非朝廷贬谪。”
种浩回忆初次进京,随即叹道:“东京就是热闹非凡,如若在终南山习惯了,下山反而将不习惯了。”
扁头笑道:
“可不是,俺初次抵达东京,还是小时候。
后来上终南山后,又去东京,恍然如梦。
没想到几十年后,东京大变样,自然认不出来了。”
子午也笑道:“我们来来回回,抵达东京很多次。
难以忘怀的还是东京的汴河,还有那座虹桥。”
余下叹道:“这东京走一走,看一看,倒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可变成一幅画就非同凡响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如此!
这画看上去仿佛身临其境,居然美不胜收。”
普安也赞不绝口:“《清明上河图》我们也有幸见过,那一座虹桥画的蔚为壮观。”
武连笑道:“可不是,这张择端必定名垂青史,这《清明上河图》必定名扬天下。”
明红见众人心情愉悦,就喃喃道:“说了这样多,还是要分别。
素闻终南山到青城山,这一路,子午四人总是常来常往。
我们此番前去,总会给青城山带来不少麻烦,无极哥哥,有劳你费心了。”
费无极摆摆手,微微一笑:“不必如此,这便见外了。
终南山与青城山自是一家人,你可记住了。”
张明远叮嘱明红:“到了青城山,可不同终南山。
那边毕竟是巴蜀,与关中有所不同。”
明红一头雾水,马上追问:“有何不同,哥哥赐教?”
张明远解释道:“关中有四个大门,正道是:以北之萧关,以南之武关,以西之大散关,以东之潼关。
战国时,张仪向秦惠王进献连横之计,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这番说辞,竟让关中把‘天府之国’的称号抢了先,成都也只能屈居第二个‘天府之国’。
要说这物产富饶,全拜郑国渠所赐。
自从战国时秦国修好了郑国渠,关中就成了国富民强的风水宝地。
项羽占据关中后,谋士韩生献计说:‘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业。
’项羽见秦宫都已烧残,一心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夜行,有谁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