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无极也寻思开来,不由心里流泪,强自镇定之际,缓缓道:“大宋江山社稷,本不属于太上皇做,当年的故事世人皆知,都怪大嘴师叔的祖上章淳,他那乌鸦嘴说什么,‘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齐·盛·小-说!网,更¢新-最全′’这话本没什么错,偏偏向太后就气不过,弄巧成拙,端王就做了皇帝,又变成太上皇。
太上皇啊,你不想做皇帝,可你却又做了皇帝。
太子恐怕也不情愿做皇帝,可你偏偏让他做了皇帝。
你啊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扁头转了转眼珠子,心下叹息,顿时寻思道:“俺就感觉太上皇真厉害,能支撑九年也并不容易。
他半生风流倜傥,琴棋书画,舞文弄墨,享尽荣华富贵,人到中年却遭此大难,岂不可惜?”
种浩也胡思乱想开来:“太上皇走了,一个时代也过去了。
大宋第八代结束了。
如若太子驾崩,康王就没什么忌讳了。
其实赵构登基大宝后就用不着怕太子了!
女真人俘虏二帝,本想以此制衡康王,可也没什么大用。
如若有用,女真人早就扶植二帝在东京复位了,何必等到今日?现到如今,太上皇驾鹤西去,太子又孤立无援,康王不思进取。
大宋堪忧,如若女真人在京兆府这般恩威并施下去,恐怕北方就被金国霸占的太也心安理得了。
多少年后,想必再想出师北伐就难上加难了。
这何尝不神似三国?当年诸葛亮出师北伐,总也一败涂地,便是民心向背,如之奈何?”
子午四人齐声道:“不知太上皇如何对《李泌传》颇有感触,李泌,何许人也?还望师父赐教。”
费无极欲言又止,看向张明远。
张明远娓娓道来:“李泌,字长源。
祖籍辽东郡襄平县,却出生于京兆府。
李唐中期是个着名的谋臣、学者,作为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可谓出生名门,自然得到朝廷的赏识。
李泌,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的青睐,唐玄宗喜乐无比,就令他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
可惜,好景不长,杨贵妃得宠后,李泌遭到宰相杨国忠的忌恨,为了以求自保,李泌被逼无奈,只好归隐名山之间,比方说嵩山、华山,还有我终南山。
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李亨即位于灵武,也就是如今西夏的灵州西平府。
唐肃宗想起李泌,就马上召见他,并让他参谋军事,自此宠遇有加。
但他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
唐代宗即位后,朝廷上下都想起他,他再被召为翰林学士,可依然屡遭到宰相元载、常衮等人的排挤,被外放到地方任职。
唐德宗时再次入朝拜相,颇有威望,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使李唐国泰民安,趋于稳定。
最后寿终正寝,堪称四朝元老,亘古未有。
,天禧!小?说?网+免+费~阅¢读我想太上皇之所以对此感同身受,那便是太上皇想起了种师道,想起了张叔夜,尤其是李纲!
他手下也有李泌这等人才,只可惜,得不到重用。
李纲大人在太上皇时做小官,劝谏他退位,后来钦宗让李纲保卫东京。
康王继位,李纲又拜相。
可惜李纲想做李泌,但他没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