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ldo;势力论&rdo;一出,李世民和场中众人纷纷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ldo;嗯,允文,你接着说!&rdo;
&ldo;先说皇帝陛下和东宫齐王势力。殿下和东宫的对抗,其实就是殿下与陛下的对抗。从前面的几桩事来看,陛下无疑在偏袒东宫,若是殿下要一举发动,定要迅雷不及掩耳的除去二人,控制住陛下,这样才算完成。而赵郡王和永康王的势力,从他们一贯的表现来看,若是殿下发动,那这二人绝对会袖手旁观。至于那些年轻王爷们,和赵郡王永康王一样,不会参与到这斗争中来的!而那些外部势力和国家势力,只要殿下动作迅速,则考不考虑他们,都无足挂齿!&rdo;
张允文说罢,只见大厅中一片沉默。半天之后,李世民才问道:&ldo;那照允文的说法,我要如何才能知晓赵郡王和永康王的意思呢?&rdo;
&ldo;很简单!&rdo;张允文慢慢说道,&ldo;只要殿下给李靖李绩二人送上一封书信,说明殿下如今的情况,最后向他们问计,便可知晓两位王爷的意思!&rdo;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表示知晓。
于是,李世民连夜手书两封书信,让人送到李靖和李绩处。
等待了一日,李靖首先回信,说是才疏学浅,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直接推辞了李世民的问计。
不久之后,李绩也回信推辞了。
李世民收到二人的回信,心间的念头更加坚决了。
(明日小半要回趟老家,早上用定时发布更新一章!如果下午回来,则二更!)
正文第八十一章密谋
武德七年四月,太史局观测到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太白星主兵事,也就是说未来不久将有兵事发生。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
顿时朝廷内喧哗一片。大唐和突厥的盟约签订不足一年,这突厥又兴兵来犯。许多大臣不由在朝堂之上大骂突厥的背信弃义。
然而骂归骂,领兵抵抗突厥还是要做的。于是,太子建成便推荐齐王元吉代替秦王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元吉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援救乌城。
然而这时,李元吉却提出一个令李世民为难,而正中李渊下怀的要求,请求让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检阅并挑选秦王帐下精锐的兵士以增强自己军队的实力。
李渊本就想削弱秦王府的实力,顿时同意了这个请求。
东宫显德殿。
李建成和李元吉此刻的心情非常好,因为这次突厥入侵,李元吉成功的成为了领军大将,而不是副将、部将,掌握了一支大军。同时,也因这次突厥入侵,将秦王府帐下的几名猛将调拨到自己麾下,虽然这只是暂时的,可李元吉相信,总有一天自己能收服这些骄兵悍将。就算不能,哪怕是全部送上战场去死,也不要让秦王府得到他们。
李建成看着面前一脸春风的李元吉,笑着说道:&ldo;恭喜四弟了!&rdo;
李元吉也是笑着回礼道:&ldo;同喜同喜!我的好事不就是大哥的好事嘛!&rdo;
李建成手指敲着面前的桌子:&ldo;嗯,这次可是一个好机会,就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了!&rdo;
&ldo;什么好机会?&rdo;
李建成眼中闪过一丝狠毒,用冷冷的语气说道:&ldo;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骁勇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拥有兵马数万之多了。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让勇士在帐幕里将秦王杀死,上奏父皇时就说他暴病身亡,父皇应该不会不相信。我自当让人进言,逼父皇将国家大事交给我处理。尉迟恭等人已经落到了你的手中,应该将他们悉数坑杀,谁敢不服!&rdo;
李元吉沉默片刻,点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他们二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二人谈话的时候,一名东宫官员附耳在墙上,将李建成后面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李建成李元吉尚未交谈完毕,这人便告了个假,离开东宫,直接来到醉云楼。
此人正是秦王府收买的太子率更丞王晊。
当王晊将这个消息告诉张允文后,张允文一点都不敢耽误,直接来到秦王府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这个消息,冷冷一笑,随即召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秦王府一干文武,又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一听完李世民的话语,这些人顿时面色大变。
长孙无忌起身道:&ldo;殿下,形势紧迫,当先发制人!&rdo;
李世民叹息道:&ldo;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我当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生以后,再举义讨伐他们,这不也是可以的吗!&rdo;
李世民话音刚落,尉迟恭便道:&ldo;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今在大家誓死侍奉殿下,此乃天授之事,没有人能逃脱。祸事马上就要发生,大王却仍旧神态自若,毫不担忧。即使大王把自己看轻,又怎么对得起宗庙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的主张,抢先动手,那我就准备逃身荒野草泽,不能留在大王身边,拱手任人宰割!&rdo;
听得此言,李世民顿时有些无语了,这分明是在拿辞职做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