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来到堂上,先做了个四方揖,目光一扫,看见李道宗和张允文,却是若无其事的移开。但张允文还是感觉到了目光中的那中带着焦急关切的询问。
&ldo;王安,这几日你查了王家的诸多账目,你来说说,若是我东房同意这事,会不会对我东房有所影响?&rdo;王晋问道。
&ldo;回老爷的话,如今仓库内存粮十二万石,太原三大粮行内有四十万石的粮食正在出售,再加上散布在整个河东关中诸州的粮行供给一百一百一十万石粮食,完全足够!&rdo;王安说着顿了一笑,&ldo;不过正在销售的粮草的数目是由四老爷告诉小人的,小人尚未查实!&rdo;
王安口中的四老爷,却是负责商务的外房王屈。
王屈起身向众人道:&ldo;诸位不必对此数目有疑问,这些皆是有帐可查!&rdo;说完,又坐回原处。
那王安接着道:&ldo;这几日天气晴好,小人在库房之中转了一下,发现那些拿出来晒的粮食,很多已经发黄,乃是前年的粮食。最多再存放一年,便不能食用。所以小人还请老爷做主处理了仓库中存余的粮食!&rdo;
王安此话,没有直接回答王晋的话,、而是陈述了王家粮食库存现状,从侧面回答了王晋的话。既然很多粮食都已经放得发黄霉烂,难道还不能供应军中用粮么?
然而听道王安这话,李道宗和张允文的脸色不由难看起来。
王晋点点头:&ldo;既是如此,只要不影响我王家的春播秋收,那我东房同意便是!&rdo;
听到王晋的表态,李道宗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而那东房的王盎看了一眼王晋,面无表情的道:&ldo;既然北房也同意,那我东房也没话说!&rdo;
于是,王家四房尽数同意。
李道宗对着王琼笑道:&ldo;老族长,既然四房皆已同意,你看这……&rdo;
王琼接口笑道:&ldo;呵呵,既然四房已经同意,那老夫也同意就是!&rdo;
李道宗顿时大喜,躬身道:&ldo;多谢族长及各位长辈成全!&rdo;
这样,关于这王家的牲畜换军粮之事,便已经敲定了。
接着,李道宗和张允文等人在王家吃了一顿家宴,其间气氛融洽,一团和气,自不待言。
当李道宗和张允文离开王家时,王琼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却是微微一笑:&ldo;这人真是好手段啊!只求目的,不择手段。老四啊,你的眼光可是不错啊!&rdo;
王琼转过身,看着身边的王屈说道。王屈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而在王琼旁边的几案上,几本古籍凌乱的摆放着,正是张允文送给王福的那几本。
&ldo;呵呵,道宗兄,这次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实在不易啊!&rdo;张允文笑着对李道宗道。
李道宗也是微微一笑:&ldo;允文,这次可全是亏了你啊!若不是你,为兄还真不知如何能让这王家同意陛下的要求!&rdo;
张允文连忙谦虚两句,然后看着长安的方向:&ldo;道宗兄,既然我等已经完成任务,那可以返回长安了吧!&rdo;
李道宗点点头:&ldo;嗯!为兄决定明日便返回长安,早做准备!&rdo;
而此刻在清徐县的一座民房里,一名三大无粗的汉子正无奈的哄着一名哭泣的三岁幼儿:&ldo;娃娃乖,不要哭了,明天我就带你去见母亲!&rdo;
而那名幼儿依旧大声哭泣不止。
屋内另两名大汉看着那名幼儿,不由齐齐的苦着脸,心头同时念道:&ldo;师父啊,什么时候把这小孩放回去啊!&rdo;
长亭边上,王屈带着一众王家子弟正在为李道宗和张允文送行,王妍也赫然在此列。除了王家,还有太原城的大小官员,也皆在长亭相送。
&ldo;呵呵,老夫当年一见张将军,便知张允文非是池中之物,今日再见,已经是一方公伯了!&rdo;王屈在和李道宗寒暄道别之后,又对着张允文说道。
张允文笑道:&ldo;王老丈谬赞了!当年在洛阳之时,还是多靠了王老丈能让出宅子,小子这才有安身之处,后在长安的时候,又承蒙老丈让出酒楼。老丈高义,小子多谢了。&rdo;
王屈&ldo;哈哈&rdo;一笑:&ldo;那些不过是身外之物,休得再提!今日老朽在此送别张将军,说不定来日你我便会在长安相见!&rdo; 说完,又是一阵大笑,转身向又李道宗走去。
而这时,那王妍则是走上两步,对着张允文道:&ldo;张将军,你说过要重重酬谢姑……本小姐。本小姐还没有得到你的酬谢呢,你就要离开!这可怎么说啊?&rdo;
张允文顿时拍拍胸脯:&ldo;放心吧妍姐,若是哪日你来长安,尽管吃我的,住我的,小弟保证眉头都不皱一下!&rdo;
王妍对于这句承诺还是有些满意。只见她拍了拍张允文的肩膀:&ldo;好!那本小姐一定去!&rdo;
这送别的仪式没有举行多久,李道宗和张允文便慢慢的前往返回长安的道路了。当然,在进过清徐县的时候,张允文特地将三名徒弟接了回来,将那名幼儿送了回去。
当张允文接郑方廉三人时,发现三人竟然皆是神色萎靡,一脸倦容。见到张允文,三人无不激动的说道:&ldo;师父啊,以后你别让我们再去干这种差事了,和小孩子在一起实在是太累了!&rdo;
正文第一百九十三章铁勒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