纥干承基听了这话,面色之上不由微微露出喜色来。
李世民说完这些,不再管纥干承基,而是对张允文道:&ldo;允文,你立刻到北衙去,调集羽林军还有金吾卫两军封锁长安城,捉拿侯君集、李安俨诸人!&rdo;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鱼符来。张允文赶紧上前接过鱼符。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调兵了。
&ldo;刘爱卿,你即刻带百骑进入东宫,将太子请出东宫,暂时安置于左领军府!&rdo;李世民缓缓说道,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刘德威抱拳一揖,也从李世民手中接过鱼符。
&ldo;好了,你们先下去办事吧!&rdo;李世民挥挥手,让张允文和刘德威二人出去。
至于那纥干承基,也被带走了,将会押回刑部大牢。
当日,长安城内风云激变,无数披坚执锐的士卒从军营中涌出,扑向一处处里坊,将一名名文臣武将从宅子中带出来,留下一众妻儿再后面呼天抢地。
而那位东宫之主,也被刘德威领着百骑请去了左领军府。
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人们纷纷猜测如今的长安,到底出了什么事?
第二日,众人终于知晓了答案。
朝会之上,李世民面色冷淡的宣布了太子欲图谋反之事,然后一个个点名,将与太子同谋者挨个说了出来。众臣这才恍然,那些被抓的官员不就是与太子同谋者么?
虽然李承乾如今幽禁左领军府,其余同谋者也被暂时拘禁,但是此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才能知道事情的始末,所以,李世民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李承乾谋反之事。
唉,今天只比昨天好一点点,还是疼啊!
正文第四百零三章储位之争
有这些朝中重臣参与审理,加之那纥干承基出来做证人,李承乾谋反一案审理得异常的迅速。到四月末的时候,已经确定,李承乾极其同党,图谋造反,其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等待着一个恰当的机会。
这几位重臣在审理完此案之后,同样交上去一份长长的奏章,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始末。
朝会之上,李世民草草看了一眼这份奏章,便搁在一边,向众大臣问道:&ldo;卿等且说说,当如何处置此逆子?&rdo;
众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默默不作声。就连那些负责审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重臣同样如此。李世民见状,轻笑一声:&ldo;你们有话就直说,不要藏着掖着!&rdo;
众大臣心里顿时腹诽了一下,若是自己说处死李承乾,恐怕陛下你心头会暗生怨恨!
沉默半天,那同事舍人来济出列道:&ldo;陛下,臣以为处置太子也倒是简单。只要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rdo;
这来济乃是前隋大将来护儿之子。
听得来济这般说,李世民沉吟片刻,点点头,下诏令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流徙于黔中。
至于其余李承乾同党,李世民本来欲免去汉王李元昌的死罪。但是不知者李元昌到底是得罪了谁,朝堂之上,尽是一片反对之声。李世民只好赐死李元昌于家中。李元昌虽死,但是,其母、妻、子皆得到了李世民的宽宥。
而那侯君集,李世民也是非常想宽恕他,还向朝臣问道:&ldo;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rdo;然而这侯君集和李元昌一样,恐怕是得罪的朝臣太多,竟然没有一个朝臣出来说可以,皆说谋反之罪,罪大恶极,理当处死之类的话语。于是,李世民只好下令将侯君集斩之于市前。临刑之前,李世民对侯君集道:&ldo;今乃与公长决矣!&rdo;侯君集也长跪在地,重重的一叩首。
在行刑之前,侯君集对那监斩官说道:&ldo;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rdo;却是在乞求李世民不要株连其家小。
监斩官将此事禀报李世民,李世民长叹一声,同意了,只是将侯君集家中妻小尽数流徙岭南。在查抄侯君集家中的时候,负责查抄的官员查抄处两个美人来。据说这两个美人从小便是食人乳长大,从未吃过饭菜。这侯君集的奢靡可见一斑。
这侯君集老早以前便心头存有不良的想法。当初李世民令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他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对李世民道:&ldo;李靖将要造反!&rdo;李世民连忙问其原因。侯君集道:&ldo;李靖教授兵法,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所以臣以为他将要造反!&rdo;李世民将李靖找来,询问起此事,李靖答道:&ldo;此乃是侯君集将要造反!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仍旧求尽臣之术,这不是为了造反,还是为了什么?&rdo;
不光光是李靖,江夏王李道宗也曾经对李世民说道:&ldo;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以臣观之,必将为乱!&rdo;李世民却道:&ldo;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妄生猜贰邪?&rdo;等到如今侯君集真的造反了,李世民对李道宗道:&ldo;果然如同爱卿所言!&rdo;
除了这二人之外,其余同谋者,尽数被处死。
至此,这场太子谋反案便是尚未发动之时便被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