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文闻言,立刻笑道:&ldo;陛下真乃是才思敏捷,微臣不及啊!微臣才说了一个围点打援,陛下便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加上这一引蛇出洞之策,这样一来,整个计策便更加完整了!&rdo;
&ldo;哈哈,老夫也是灵机一动,方生此念!&rdo;李世民一脸得意的说道,&ldo;好,朕即刻将此命令传下去!对了允文,那炮兵营可要快些到来,虽说是围而不攻,若是那渊盖苏文不派兵出来,朕也就要强行轰开这辽东城了!&rdo;
张允文隐秘的打了一个呵欠:&ldo;放心吧,陛下!他们一上岸,便会立刻往这边过来的!&rdo;
等到出了大帐,张允文长长的打了一个呵欠。昨天夜里没睡,今日还真是有些疲劳。看来真的是好久没有在夜里做过这样的任务了,这几年来,虽说在坚持锻炼,可哪儿又比得上实际作战呢?
打着呵欠,张允文回到那早已经由马望山等人搭建好的营帐之中,埋头大睡。
一阵鼓声将张允文惊醒。
抬起头,透过营帐墙壁上窗帘的缝隙,隐约可以看见外面微微有些明亮的天空。被这鼓声惊醒之后再也睡不着,起身来到营帐之外。
此时天刚蒙蒙亮,营地各处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透过不算浓厚的雾向辽东城望去,白茫茫之中,只能看见一个灰色的影子。恐怕要等到太阳出来,这雾消散之后,才能看见辽东城。
不光是张允文起来了,和张允文一起参加过任务的马望山等人还有那些侦察兵也起来了。他们却是在场地之中开始锻炼起来。
见到张允文,他们热情的招呼了一下,有自顾锻炼去了。尤其是那些侦察兵新兵训练营的家伙,在昨日的实战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此刻正在针对这些不足进行训练。
感觉到肚子中饥饿无比,张允文便在营地里转悠着,看看那个地方的早饭做好了,自己也去蹭点饭吃。
张允文发现,到现在那炮兵营的人还没到来,,心头不由有些惴惴不安,莫不是炮兵营出了什么事情?
用过早饭,张允文便纵马往辽水边上跑去。
来到那唐军在辽水边的大营时,只见江边一片黑压压的人。人群中还吼着号子:&ldo;一二,一二……&rdo;
张允文上前一看,却是唐军士卒正在从船上搬运那些大炮到岸上。不过搬运的过程十分辛苦,这些大炮身上绑着绳子,士卒们正从江岸边沙滩上往营地里拖动。沙滩之上,不易借力,士卒们拉得非常的费劲。
见到这种情形,张允文上前,对着炮兵吼道:&ldo;你们怎么回事?怎么搞成这样了?&rdo;
他可是记得,这些炮都配了马车的。
那炮兵营的士卒见到张允文到来,顿时欢呼起来,一名士卒冲到张允文面前:&ldo;张将军,你可来了!这些炮太沉了,兄弟们根本就搬不动。马匹在沙地里也是极不方便的,只得让兄弟们一起来拉!&rdo;
张允文目光扫了一眼这炮兵士卒,默默的点点头,轻声问道:&ldo;你们的长官呢?&rdo;
那位炮兵一指辽水对岸:&ldo;还在那边协商呢!昨夜运送火炮的时候,有艘小船翻了,有两门炮沉到了江中,他们便想慢慢的运送,迟延时日,如今张郎将正在和他们理论呢!&rdo;
&ldo;船翻了?沉了两门炮?&rdo;张允文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微微皱起眉头来,接着关切的问道,&ldo;那有没有人员伤亡?&rdo;
那名士卒摇摇头:&ldo;负责压船的都是精通水性的兄弟,他们有了过来!&rdo;
张允文点点头:&ldo;人没事就好!炮没了还可以在造,若是人没了,那可就不妙了!走,跟我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rdo;
张允文带着这名炮兵乘坐一艘不大的船,渡过辽水,来到辽西西岸的唐军大营。
船刚停泊在临时搭建的码头之上,张允文便听见一个声音大声说道:&ldo;我等炮兵,乃是攻城利器,若是延误了攻城时日,你耽误得起么?&rdo;这个声音正是当今炮兵营中郎将之一的张浑。如今的炮兵营,共有三名中郎将,平素负责管理炮兵营的各项事务。
张浑此言刚落,另一个声音便响了起来:&ldo;我奉命调集这些舟船,负责运送士卒,如今为了给你们运送那铁家伙,已经折了两艘船在这辽水里面,如今能空出十艘船来给你们运这些铁疙瘩已经是不错了!立刻要知道,这边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等着我来运呢!&rdo;
张允文迈步出了船舱,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到那张浑和负责调送船只的官员身边。张浑见到张允文,正要行礼,张允文摆摆手,示意不必,口中对那名官员道:&ldo;我是张允文!如今陛下正在催促炮兵营快些到达,你赶快多调集一些船只,将火炮送过去!&rdo;
那名官员一愣,接着便大倒苦水:&ldo;张将军,张公爷,你是不知道啊,这辽水西岸的辎重粮草已经堆积如山了,小人协调运输,也是颇为为难啊!前不久,一位行军总管让小人赶紧运送干草过去,说是马匹没有草料了!昨日,又有几名突厥酋长让小人送骏马过去!而张公爷你又要让小人送火炮过去,就这几百艘船,那里够用啊!再说了,昨日运送火炮的时候,还折了两艘船呢!&rdo;
此言一落,那张浑便不屑的笑道:&ldo;我们可是告诉过你,这火炮沉得很,让你用大船,你为了讨好那个行军总管,用大船给他送草料去,用小船来送火炮,船沉了乃是当然之事!还有,我们损失的两门火炮,价值至少在十万贯,若是将此事闹到陛下那里,看你如何来赔!&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