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之前,张允文曾吩咐他们在自己离开其间,登记洛阳一城所有商铺,并且以十文钱一个的价格发放营业许可证明。为了能让他们顺利的完成工作,张允文将东都牧的大印留给了三人。并且祝福洛阳府尹韩成厉好好配合三人。
如今,自己回来,当然得查看一下这些人对于自己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前衙将这三人召集起来,向这三人笑道:&ldo;怎么样,三位,守着这府衙的滋味可是好受?&rdo;
那王方翼笑着摇摇头:&ldo;偌大的衙门,整个河南一地所有民事,积压在我们三人身上,这担子还真不是一般的重啊!&rdo;
&ldo;就是!&rdo;那张柬之接口道,&ldo;每日光是各地文牒便有一尺厚,里面甚至还有一年之前悬而未决的案子,也积压下来,让我等来办!&rdo;
&ldo;衙门人手太少,除了我们三人,便只有十几名书办,实在忙不过来啊!&rdo;那魏真宰也跟着诉苦道。
听到这三人的话,张允文却是肃声道:&ldo;这是里面自找的!当初我便告诉过里面,我这东都牧,主要负责商务之事,重心应该在商务方面,其余如刑事、民事,当推给洛阳府尹去做。你们倒好,尽数将这些东西揽下来,不累才怪!&rdo;
三人对望一眼,最后,由王方翼这位年纪稍长者说道:&ldo;大人此言差矣!大人欲拓宽洛阳一地之商税,唯有加大对世家商铺的征收力度。不知下官此言可对?&rdo;
张允文点点头:&ldo;也算有些道理!&rdo;
&ldo;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弃这些民事、刑事了!大人想必知道,洛阳世家,同气连枝,抱成一团,若是大人想要加增商税,必然会受到他们的一致抵制。这时候就需要大人拿出在巩县时的威风,打压一下这些世家的气焰,而民事、刑事便是最好的选择!&rdo;
&ldo;唔,此言在理!待会儿真宰你持我手书,去洛阳府尹那里多调集些文吏过来!另外我再向陛下要上一些,也好渐渐你们的负担!&rdo;
&ldo;如此多谢大人!&rdo;三人长揖道。
&ldo;对了,大人,关于那营业许可证之事,下官有情况要禀报!&rdo;那王方翼像是想起了什么,对张允文说道。
从张允文离开洛阳后的地三日,三人便以东都牧的名义在洛阳城内外各处张贴告示,令所有从商人员到东都牧衙门领取经营许可证,无论你是坐拥店铺,还是领着商队游走四方,都必须领取这营业许可证。若是不然,则查封店铺,洛阳籍商队取消行商资格,非洛阳籍商队不得进入虎牢关,不得在河南境内行商。
这告示一出,整个洛阳都震动了。
从武德年间开始,朝廷对于从商便是非常宽松的。到了贞观初年,虽然限制过一段时间的商业,但是,在不久之后,又再次重商,为此还办不了重商令。天下商人看着这盖着大红玺印的的布告,别提有多高兴了。
但是,无论是在武德年,还是在重商令颁布的那段日子,都没有人提到这营业许可证的事情。毕竟天下轻商,从商者不过是占少数。
然而,今日洛阳城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份布告,不由得让洛阳商人震惊不已。这些商人尽皆担心,莫不是这洛阳将要将商人从户籍之中分离,莫不是以后领不到朝廷均田了?
这样的情绪在商人之中蔓延,很多商人竟然暂时关了大门,暂停营业。
这时候,东都牧府又发出一份布告来,对前面那份布告解释了一下,说是这营业许可证纯粹是为了规范商业秩序,不与户籍相联系,请各位商家尽快前来办理营业许可证。
见到东都牧府发出这这份布告,许多商人这才放下心来。然而,大部分商人依旧心存疑虑,决定观望。所以,从张允文出发的三月一直到回到洛阳的四月这一个多月里,整个长安,来办理这营业许可证的尚不足五百户。
听王方翼将情况说了出来,张允文陷入了思索之中,半晌之后,才反问道:&ldo;那么你们觉得这营业许可证之事是否可行?&rdo;
正文第四百七十一章营业许可
王方翼等人听了张允文的话语,却是笑道:&ldo;大人既然一力推行此事,无论是否可行,岂有半途而废之理?再者说了,这营业许可之事乃是前代未曾有过之全新举措。我等三人亦曾就此举探讨数日,结论与大人一样,此营业许可之法,对于规范商业秩序,十分有用!&rdo;
听到了王方翼等人的肯定,张允文点点头。接着又听那张柬之道:&ldo;不过啊,大人,洛阳商户,何止三千,如今这营业许可发出去不到五百份,且多是普通小商人前来领取。至于那些世家和大型商队,还在观望之中。如今大人回来,是不是能将这些世家与商队召集在一起,好生和他们说说此事?&rdo;
张允文听了这话,沉吟了一下却是断然拒绝道:&ldo;不行!本官既然一力推行商税之策,后面跟这些世家商队还有好一阵子交锋。而且越到后面,对其利益的损害也就越大,说不定还会与他们形同水火。难道那时候本官还要去召集他们来和解?既然如此,何不强硬到底?&rdo;说到这里,张允文露出一丝笑容来,&ldo;本官乃是武将出身,行事自然强硬,喜欢用最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若是他们不来领取那营业许可,老子便敢封他们的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