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一进门便瞧见了两名道士,深知这二人乃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当下昂起头,故作不见,直来到李世民面前,用蹩脚的汉话说到:&ldo;外臣参见陛下!&rdo;
李世民&ldo;哈哈&rdo;一笑:&ldo;那罗迩娑婆大师,你来得正好,朕正有事情想要告诉你!来来,允文啊,你来为那罗迩娑婆大师说说这比试之事!&rdo;
张允文当下便将这炼药比试的事情说了一遍。这那罗迩娑婆听到此事之后,先是一愣,接着面露冷笑,看了一眼张允文。
张允文却是见不得这和尚的冷笑,当下亦是冷笑道:&ldo;你这番僧,在那里笑什么?难道是对陛下决议不满意?&rdo;
那罗迩娑婆闻言,却不回话,转过头,望着那松云子和白石子二人。
正文第四百八十四章偷梁换柱
见到这和尚这般态度,不光是张允文,就连李世民心头也生出了一丝不满。
&ldo;那罗迩娑婆大师,这位乃是当今东都牧大人,辽国公!不得无礼!&rdo;张允文轻轻的训斥了一声。这天竺和尚这才敛去冷笑,向张允文行了一礼。
虽然行了这一礼,但是这和尚的仍旧用生硬的汉话说道:&ldo;辽国公,你这让我与这些道士比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信不过我天竺的秘制长生药?&rdo;
张允文心中顿时说道:&ldo;信得过你才怪!服用了你的长生药,陛下一年之后就去世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有蹊跷,老子哪敢让陛下用你的药!&rdo;口中却道:&ldo;大师哪儿的话,本官请两位道长前来炼制仙丹,也是为陛下服务的,难道说大师会因为此等小事而不为陛下炼制不老药?&rdo;
张允文一句话便将这和尚的后路堵死了,这和尚犹豫片刻,愤然说道:&ldo;就算是请道士前来炼丹,为的是陛下。可是国公你怎么要将我等炼出来的丹药喂给那些猴子吃!你可要知道,这炼制长生药的材料可是非常珍贵的,而且炼制一份长生药需要耗费我五年的寿元,如此重要的长生药岂能拿去喂那些猴子?&rdo;
听到这和尚的托辞,李世民则是面露犹豫之色,正要张口说些什么的时候,张允文出言道:&ldo;大师既然能炼制第一份,那肯定能炼制第二份、第三份,你说是不是啊,大师?&rdo;
张允文目光如刀,轻轻的掠过这那罗迩娑婆的眼睛。后者瞧见张允文的眼神,不由猛的一惊,勉强拱手抱拳,行了一礼:&ldo;只要陛下有所吩咐,在下就算是拼尽剩余的寿元不要,也要为陛下炼制出长生药来!&rdo;
这时候,那松云子总算开口了:&ldo;哼,你这番僧,说得到好听,一口一个不老药,你当这不老药乃是路边的野草,随便一抓一大把啊!当年秦皇为求不老药,派出徐福令船队东出大海,遨游数年,终一无所得,你一个小小的番僧,又如何能炼制不老药?就算是贫道醉心炼丹五十余年,同样没有也不敢夸下此等海口!&rdo;
那罗迩娑婆却是淡淡一笑:&ldo;此乃我天竺不传之秘,你等不知,也是当然!&rdo;
&ldo;你‐‐&rdo;那白石子见那罗迩娑婆如此嚣张,正要反唇相讥,却被张允文喝止住了:&ldo;够了!两位道长,还有这位那罗迩娑婆大师,你们在大殿之上动嘴算得了什么,要炼出丹药来才算!另外,那罗迩娑婆大师,这不老药炼制出来之后,你可以服用第一份,等你能够长生不老之时,再来为陛下炼制不老药,到时候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了么?&rdo;
听到张允文最后一句话,那罗迩娑婆一张黑脸顿时通红。不过在黑色的掩护之下,不是那般明显罢了。而那两位道士则是幸灾乐祸的看着天竺和尚。就连李世民也不禁翘起来嘴角,说道:&ldo;好!允文这建议很是不错!若是那罗迩娑婆大师你炼制出了第一份不老药,那就自己服下吧!&rdo;
既然是张允文提出这比试之事,李世民又勉强同意,所以,这件事当然得由张允文来主持。李世民本欲请那松云子和白石子也住在皇宫之中,但是被二人以需要清幽的环境沟通天地自然为借口拒绝了,而是搬到长安城外的一处小山谷里。他们之前炼丹的地点便在此处。
而那那罗迩娑婆还是继续留在皇宫之中,一边享受着荣华富贵,一边炼制所谓的不死药。
在那松云子和白石子炼制丹药的小木屋内,张允文和袁天罡坐在一头,而那松云子和白石子坐在另一头。
&ldo;袁道兄,今日贫道已经随同国公大人进宫,也看了一下那天竺和尚,不过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番僧罢了!竟然还敢妄言炼制不老药!&rdo;松云子看着袁天罡说道,&ldo;只要贫道炼制出养生延年丹来,定然会将那番僧击败!&rdo;
张允文听到&ldo;养生延年丹&rdo;这几个字时,不由一愣,难道这道家还真能炼制出什么强身健体的丹药不成?据自己的经验来看,这炼丹的道士好像就是拿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矿石金属,外加药材要采混合在一起,放在炉中,下面点火煮着。
当下侧身像袁天罡问道:&ldo;袁道长,这养生延年丹是什么东西?&rdo;
袁天罡笑道:&ldo;这养生延年丹乃是我道家传下来的丹方之一,据说乃是当年葛洪师祖所创,服用此丹,可填精补髓、调真养性、返老还童,补百损、除百病,万神俱足五脏盈溢,鬓白后黑、齿落复生,行如奔马,日进数服,终日不饥渴,功效不可尽述。若二十七岁服起寿可三百六十,若六十四岁服起寿可至五百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