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为了拿到这些订单,还专门组建了几支船队专供张启明企业使用。
即便是这样,张启明依然选择收购组建自己的船队。
显然是,曹家船队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船队,你认为我们还有可能拿到订单吗?”
听到赵世珍的解释,赵聪严和他另外三个儿子,却是眉头紧锁。
赵世鹏分析道:“老三,张启明一直坚持看好科技和实体行业,说明未来科技和实体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生产出来的商品肯定要运往全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用到船队。
张启明收购船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看到了航运业务,未来必定进入黄金期。”
“大哥说的不错,张启明的商业眼光可是全球公认,他都看好船运业务,那我们更应该要拯救家族的船运业务。”赵世怡兴奋道。
赵世广激动说道:“不仅要拯救,还要加大投资。
现在全球都不看好船运行业,这也是我们入手的最好时机。”
“呵呵……”赵世珍冷笑道:“拿什么拯救,还想扩大,更是做梦。
谁能知道船运业务什么时候黄金时代来临?
今年还是明年?
我们不是张启明,他手下有大量的制造业产业链支撑船队运转。
我们靠什么,靠拉一点建筑材料吗?”
赵世珍一瓢冷水,直接将三位兄弟的美梦破灭。
赵聪严也知道自己那三个儿子那番话不靠谱。
现在全球船运公司都是在降低单价,拉拢一些订单过冬。
现在看来想要拿到张启明手中的订单,可能性有些小。
张启明肯定也要靠自己公司的订单,养活船队。
赵聪严问道:“老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世珍见老爸难得询问他的建议,心里第1次有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赵世建议道:“老爷子,我们的船队规模这几年经过减持,还剩下不到300万吨。
可却背负着63亿港元债务。
家族原本的希望是想靠地产业务,逐步摆脱债务困境。
只是香江太小了,就算做地产又能做多久呢!
我的建议是,将华光海运卖给张启明。
出售套现的资金,全力拥抱科技、实业。”
赵聪严皱眉道:“搞科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研发时间上也是一个不确定性,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