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核心理念无品牌标识的“优质产品”,精准击中这一需求。
去除冗余包装和品牌溢价,以“合理价格”提供基础生活必需品。
满足了东瀛人最后一点颜面。
美其名曰追求简约、实用、性价比。
泡沫时代的过度物质主义引发社会对“浪费”的反思,经济下行进一步推动“断舍离”“极简生活”等观念兴起。
不同于传统超市或单一品类零售商。
无印良品从食品、服装到家居、家电全覆盖,甚至延伸至书店、餐厅、酒店,构建了“一站式简约生活解决方案”。
这种“场景化零售”让消费者在经济低迷期更高效地满足生活需求,同时强化了品牌的“生活哲学”认同感,形成复购和忠诚度。
东瀛零售业态在1990年代后向“小型化、便利化”转型,无印良品早期以“专柜+小型门店”切入。
后期通过“mUJI”(社区便利店)下沉,适应了消费者“就近购物、高频少量”的习惯。
与便利店、百元店形成差异化互补。
国美零售进入东瀛市场,张启明就决定采用无印良品+便利店模式。
高端品牌有连卡佛就已经足够。
连卡佛在86年就开始进入东瀛市场。
现在在东瀛主要城市都有最少一家。
全球经济无论怎么变化,最有钱人那一批的生活质量都不会太下降。
连卡佛这样的全球顶级商店,永远都不会缺买家。
国美零售做的是综合零售,本地化才更适合生存。
张启明将从香江带来的一份计划书,交给钱博斯,说道:
“这是我对东瀛市场的规划。
西友超市旗下的无印良品,想办法收购下来。”
钱博斯接过文件,打开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个零售品牌,不算是西友超市核心业务。
现在和大荣零售价格战打的惨烈。
收购应该并不难。”
张启明强调道:“对东瀛市场,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将本土化经营做到极致。
另外,我们的战略计划要悄悄进行。
我认为东瀛的零售行业还不够惨烈。
出点资金,高调宣布我们要进军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将沃尔玛拉进来,打价格战。”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