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昨天一个由米国某智库牵头、微软等科技公司资助的代表团抵达首都。
目前正在进行密集的访问和游说。”
“有没有打听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张启明开口问道。
任青松汇报道:“我通过关系联系到一位参与会议的人。
打听到他们的核心论点有两个:一是强调全球技术标准和生态统一的重要性。
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另起炉灶,会导致我们华夏被孤立于世界主流技术之外。
二是质疑我们方舟系统的真正自主可控性,认为其核心依然基于西方技术,存在潜在风险。”
张启明听完,暗自冷笑:“釜底抽薪,内外联动,倒是好手段。”
对方这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他争取“唯一标准”的合理性。
难怪那李同志第三次来和他洽谈时,态度明显不如前两次友好。
任青松脸色凝重道:“张生,明天的会议,预计他们会拿出更具体的材料来游说。
我们是否需要准备更详细的技术白皮书进行驳斥?”
张启明摇摇头,说道:“在那个层面的会议上,纯粹的技术辩论没有太大意义。
他们打的是意识形态和战略安全牌,我们也要站在同样的高度回应。”
和李同志第三次洽谈后,都已经意识到,涉及到政治,光凭技术已经没有用。
张启明沉思片刻,吩咐道:“准备两份材料。第一份,我们启明科技、爱美高、环宇通讯过去四年在华夏大陆投资项目清单。
要突出我们在基础研究和长期投入上的决心。
第二份,整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如果采用两套或多套底层标准,在未来五年、十年内,对国家信息化建设造成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的具体估算。”
“好的,我马上准备!”任青松郑重道。
…………
次日,上午十点!
西山会议中心。
会场布置庄重简朴,与会者除了相关部委的领导、专家,还有几位外籍面孔和他们的中方陪同人员。
张启明到来后,就看到几张熟悉西方面孔,原本轻松的神色,多了几分郑重。
会议开始,先由主管部门介绍了国内计算机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规划。
随后,米方代表乔纳森率先发言。
言辞指向性明确:拥抱全球标准,避免孤立,才是最佳路径。
张启明非常清楚,乔纳森嘴里的全球标准,指的就是米国标准,再精细一点就是微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