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欠我5亿货款,还我血汗钱!”
“再不付款,我们就破产了!”
“……”
大阪夏普液晶屏工厂的门口,堆满了供应商送来的“讨债牌”。
门口还聚集了大量工人讨薪。
东瀛富士电视台直播车停在路边,主播对着镜头播报:
“1990年1月,股市大跌以来,东瀛失业率升至4。5%,大阪制造业失业人口突破8万。
夏普液晶屏业务负债2100亿日元
拖欠供应商货款800亿,12座工厂停摆,3000名员工连续3个月未领工资……”
镜头里,面对记者的采访,28岁的技术员高桥美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站在讨薪队伍里,哭诉:
“我丈夫是失业的建筑工人,家里全靠自己的工资支撑,现在连女儿的奶粉都快买不起。
夏普欠我3个月工资,15万日元!
我女儿要喝奶粉,要交保育园费用,我不能没有工作!”
夏普工厂门口热闹非凡,大量工人、供应商哭诉讨债。
在夏普总部会议室里,同样气氛凝重。
社长森田中二把张启明的“收购方案”推到一边,愤怒道:
“20亿美元买70%股权?
还要把ASV液晶屏专利和柔性屏研发数据全部移交?
张先生,我们夏普是一家营收破百亿美元,液晶屏业务更是占据全球50%市场份额的世界500强企业。
你真当夏普是破产的乞丐吗?”
张启明看到气急败坏的森田中二,慢悠悠地喝了口茶,递过去一份《大阪经济新闻》,语气平静的说道:
“中二社长,看看今天的报纸头版报道,上年可以说你们夏普拖着供应商欠款不还,逼的他们这些供应商集体申请破产。
您不是乞丐,但您的供应商是。
夏普现在可以说是面临商誉尽毁。
和破产还有多少区别?”
森田中二听到这话,目光看向张启明递过来的报纸,标题写着:“夏普拖欠货款,200家供应商面临倒闭。”
配图是一个供应商跪在夏普门口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