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春去夏来,季平安和工部生产的农具也已经投入使用。
刚开始,百姓们也不是很信任她们的农具,觉得没有家里的好,说不定是官府来骗银两的。
但是真正试用过后,她们也不再怀疑这些农具,纷纷问在哪里能买到。
“大家稍安勿躁,农具的图纸已经下发到了各个铺子里面,大家去往常卖农具的铺子就能买到。”
定价不贵,和之前的农具价格相同。
但图纸刚下发不久,铺子也生产不出来太多,便显得紧缺,家家户户都想着抢到一架。
玻璃也已经生产完成,洁净透亮,拿出来的时候,便有不少人想购买。
价格都是以黄金计数,孟水山当着铺子老板,刚开始还会担心卖不出去,过了一个月后便应对自如。
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京城里面的富户,最不缺的就是金银珠宝。
水泥在官府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生产着,南三郡之外的郡县也慢慢用上了。
沈之虞还把工部的一些匠人派去了边关,方便用水泥修筑防御的城墙。
“当今陛下做的全是好事啊!我听远房亲戚说他们那里已经有水泥修筑的堤了,引水特别快,不仅能防洪水,灌溉田地也好用。”
“是啊,你用过新出的耧车没有,播种子的时候又快又直。”
“当然用过,不过想买的时候没买到,只能租了邻居的。”
“那没关系,听官府的人说,往后说不定还有新的农具呢……”
明贞帝昏庸,在位的时候算是民不聊生。
但沈之虞仅仅上位几个月,官府的口碑就好了不少。
民间如此,朝堂亦然。
沈之虞上位后,朝堂上不少官员表面尊重,但心里仍旧是不认同的,认为一个坤泽不可能治理好朝堂。
但到现在,他们也心服口服了。
季平安偶尔从田庄回宫里,还能听到年轻的学子给沈之虞作诗,赞颂她做的事情。
回到宫里后,季平安没有回自己的房间,第一件事便是找沈之虞。
进到殿里,便听到熟悉的声音:“阿姐!”
她笑了下,走过去摸了摸小孩的头:“岁岁也在。”
岁岁点了点头:“我来找阿九姐姐聊天。”
她跟着两人到京城后,读了不少书,懂得也要比在大柳村多上许多。
如今也明白了两人身份的尊贵,但她也没有和两人生疏。
不管如何,对方都是她的阿姐们。
季平安随口问道:“聊了些什么?”
岁岁认真回答道:“我问了阿九姐姐画画的事情,还有这些天看书遇到的问题……”
小孩在说的时候,季平安也坐在了沈之虞的旁边,牵起人的手,动作亲密。
沈之虞侧头看向,想把手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