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
“联系当地部队,这边后天有个大场面要群演。”
“哦,那行,剧组财务呢?”
“剧组财务在,你等等,我叫她。”
姜小军眼珠一转,起身,探出帐篷,冲外面喊了声,“诶,那谁,去,把张会计叫过来,就说投资人来了,要看账本子,啊,你不知道在哪儿?算了算了我自己去找。”
没一会儿,姜小军领着一个戴着眼镜,三十多岁的女人进了棚子,把怀里抱着的几大本单据放到一边的小桌上。
“呀,李总,您来了?”
“呵呵,张姐,辛苦了啊。”
张姐先是笑了笑,又白了眼一旁的姜小军,道,“不辛苦,花钱么,有什么辛苦的。”
这个白眼儿落在李乐眼里,心里大概有了数,“呵呵,张姐,您坐,那什么,咱们先看看近期的账目、请款单和费用进度?”
“嗯,好。”
李乐接过一本文件夹,翻开。看着看着,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姜叔,”他指着其中一项,“这特制高原风压模拟器,括弧,用于测试帐篷布料最佳飘动形态。。。。是个啥玩意儿?花了三万?”
“哦,这个啊?”一旁的姜小军嘬了口烟,比划着,“关键道具,帐篷烧起来那形态,得符合物理定律又得带点荒诞诗意!普通风扇吹不出来那劲儿!这机器一吹,布料的飘动轨迹,啧啧,完美!”
“敏姐看了实验录像,说这就是要体现的生命的飘零感,这才定下的。”一边说着,一脸“你看,艺术需要”的表情。
李乐不置可否,继续往下翻,“生物染色剂及人工费,括弧,牛局部毛色调整处理。。。。。两千?啥玩意儿?给牛染头发?”
“啧,细节,懂不懂?”姜小军凑近,压低声音,“那几头老牛,角是沧桑了,可毛色不够晚霞金。跟你妈画稿里差了点意思。”
“就屁股和后腿那一小片,染呗,染出那种被岁月镀金的感觉,敏姐当时就在场,直夸染得好,像!对吧?”
姜小军看了眼张姐,张姐没接茬,低头扒拉账本子。
“特殊材料采购及空运费,苔藓,括弧,用于石屋外立面做旧。。。。。三万五?云南没苔藓?还得空运川省的?”
“这你就不懂了。硕都湖这片的苔藓太水灵,不够倔,不够疯,川省的苔藓才有那股子历经风霜、死缠烂打的味道,跟敏姐设计那个倒刺般的石屋质感绝配。她一看样品就说对路,你妈的眼光,能错吗?”
姜小军两手一摊,理直气壮。
李乐感觉自己太阳穴在跳。他继续往下翻,各种匪夷所思的支出层出不穷。
为了找到最符合五八年月光质感的生锈铁皮,派人跑遍了周边几个县的废品收购站,差旅费惊人。
为了拍摄湖中倒影一个转瞬即逝的光影角度,租用特殊水下摄影设备按小时计费超时严重。
甚至还有一笔精神损失费,是给一位被姜导要求反复在冰冷湖水里寻找最佳漂浮轨迹的道具组小哥的慰问金。
等和张姐大概对了一下,又看了几张财务报表,一抬头,瞧着姜小军为了艺术老子没错,而且你妈支持我的表情,李乐无奈道,“姜叔,咱那对赌协议上,预算浮动区间是10%,现在这才开机多久?光这些闻所未闻的艺术刚需,我看就快顶破天花板了吧?”
“您是真拿我当印钞机,还是觉得协议里那超支30%您赔我两倍的条款是写着玩的?”
“哪能啊!”姜小军吐掉烟头,嘴里喷着雾,一拉凳子凑过来,揽过李乐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架势。
“大侄子,你放心,叔心里有数,这些都是必要的弹药!你不信我,还信不过敏姐?这还没怎么剪呢,从监视器就能看出效果多棒!”
“等片子出来,你就知道这钱花得值!再说了,有你妈这尊真神在美术上把关,每一分钱那都叫精准投放,不亏。”
等姜小军说完,李乐一巴掌推掉肩头的毛爪子,“叔,您追求艺术极致,我懂,也佩服。咱们那份协议,白纸黑字,预算浮动区间、分段锁价、超支追责阶梯。”
“尤其是那个超支30%:触发赔偿条款,您签的时候,手可没抖吧?这开拍才多久?我人还没到,耳朵里就灌满了您那句有人掏钱,怕个屁!叔,掏钱的那位,现在就坐您对面呢。”
姜小军被噎了一下,梗着脖子,“艺术!艺术创作能像打算盘似的斤斤计较吗?那协议,协议是死的,人是活的。”
“咱得灵活掌握!你看你妈,她就懂我,刚才还在跟我讨论石屋的质感和沙漠的颜色呢,那投入,值!”